演出信息
15°——万捷旎的钢琴与数字印象
-演出时间-
10月15日
(周五 20:00)
-演奏家-
万捷旎
-演出时长-
75分钟
(无中场休息)
-演出地点-
东莞玉兰大剧院
大剧场
-温馨提示-
本场演出
谢绝1.1米以下儿童入场
演出介绍
《15°——万捷旎的钢琴与数字印象》突破传统古典乐的表演方式,与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同构,将艺术家演绎的情感诉说可视化,为听众带来声、光、影完美融合的沉浸式体验。万捷旎与团队联手数字艺术家,通过动作捕捉、交互式动画、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每一首乐曲量身定做视觉化表现,以视觉联动听觉,延续传递音乐蕴含的情感,从而营造出声景相融的感官意境,带来“沉浸”而“可见”的音乐感受。
曲目介绍
01 春
格里格《致春天》
格里格的《致春天》拉开全场序幕。初春冰雪消融,万物复苏,计算机算法生成的“种子”播撒在画布上。随着音乐的升华,情绪逐渐上扬,满屏升腾起绿色的春意,万物萌动与流淌,圆融与美好初现。
丁善德《春之旅》
随着《春之旅组曲》旋律响起,钢琴家将我们的视角从宏观转向微观,来一起观察自然界无所不在的数理结构。植物的生长、花朵的绽放是一系列动态过程,在其中包含的万千形态是可以用数理逻辑来概括与描摹的,而音乐之美亦来自作曲者对音符的组织架构,数字是贯通其中的。
我们研究了数十种属于春天节气的花朵,并提炼抽象出其开花的图案结构,并将不同植物的花期结合音乐旋律的数据输入电脑,由计算机程序伴随着音乐旋律模拟生成动态图形与色彩——这是智能化时代绽放的虚拟之花。
门德尔松《春之歌》
随着春天的旋律起舞。如植物般生长出的曲线逐渐增多、并随着音乐摇摆。隐形舞者的脚步在植物丛中随着节拍律动,空中时而出现旋转的线条划出曲线轨迹、仿佛舞者肢体运动轨迹,舞者影子的痕迹如水墨工笔画一般在空中书写着,所经之处出现初春时期花开的点缀。
情绪起伏至顶点后逐渐圆融舒缓、歌颂生命,整体线条向上发展随后逐渐形成圆润的弧线直至平缓,由竖向的植物形态过渡为圆环组成的山水层叠的构图。画面中抽象的舞者运动轨迹是由电脑根据动作捕捉的舞者动作及音乐的旋律数据而生成的。
孙以强《春舞》
钢琴家是用双手来创造音乐的,在《春舞》这首曲子里,我们采用动作捕捉和深度影像捕捉技术为大家呈现演奏者双手的舞蹈。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通过音乐可视化技术,将艺术化的3D材质肌理附着在手部形态表面,让我们通过双手看到了自然的山川与河流。本首乐曲是全场演出最为欢快的曲目之一,带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的音乐节拍让画面呈现出民族图案与色彩。
02 夏
格里格 《夏夜》
静谧的夏夜,背景音响起虫鸣声。
汪立三《新雨后》
五声音阶组成的旋律让人瞬间联想到雨后淡雅的荷塘与远山,开篇我们用3D水墨动画呈现出荷塘里粉色荷叶与岸边柳树在暖风中的轻微摇曳。
随后音乐转为中段灵动与多彩的桥段,画面开始伴随音乐起伏而呈现更多的流淌,数字生成的水波纹与远山的水墨笔触皆开始呈现出沉稳的动感。观众视角随着镜头缓慢的向画面远方前行推进直至越过河面与群山,视角越过天际。
肖邦《雨滴》
我们并没有想当然的根据音乐主题来再现雨滴滴落时的景象,而是通过纱幕投影来描绘出一个水下世界,这同时也是艺术家心的深沉哲思。曲子中段更多流露出情感的宣泄,画面场景随之呈现出强烈的仪式感。
曲风显现出深沉、忧郁与躁动,是夏天雨夜中独自的沉思与冥想。
阿布鲁《雀鸟》
热情、阳光、奔放的夏日狂欢,各种植物伴随着节拍尽情的起舞,如同迪士尼《幻想曲》一般呈现出音画联动的趣味。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值得一提的是,植物的动画是通过提线木偶一般由真人操控实现的,无论是摇摆、旋转还是集体绕圈,都由操偶师根据音乐的手部律动来牵动。纱幕动画的背景纹样围绕着钢琴家出现一层层环状的图案结构,并向不同方向缓慢的旋转。
03 秋
德彪西《梦》
一场真人与虚拟钢琴家之间的互动、这是钢琴家的秋日之梦。
谭盾《八幅水彩画的回忆“秋月”》
秋的色彩、风染秋色、秋色渐浓到层林尽染、夜色渐起到秋月高悬。音乐中呈现出大写意的自由速度与泼墨的流淌感,计算机生成的画面提取了水彩画里分布的像素色彩数据,尽情的渲染着绚烂秋色。部分画面内容采用了AI风格迁移的算法进行呈现,是人工智能时代对自然的解读。
德彪西《月光》
秋月高悬、云中月、水中月、林中月、镜中月,纯净、流淌、灵动。月球内部的几何图案变幻是用算法绘出的一轮明月。
04 冬
德彪西《雪之舞》
艺术家前往江南古镇用3D扫描技术采集了树木与假山石的点云数据,之后跟随音乐频率进行律动,用飞舞的雪花组成如科幻世界中的自然有机形态。
德彪西《雪中足迹》
朦胧的下雪场景,舞台现场由特效机营造的雪景与虚拟雪花交融。
柴可夫斯基《十二月:圣诞》
繁华一梦后人类与世界的回想。用3D扫描技术记录了钢琴家的表演,同时将古镇的全息场景呈现于如同太空漂浮与折叠后的异世界里。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李斯特《追雪》
宇宙自然视角,积聚、宏大、广漠、雄壮。万物的律动由神经网络一般相互联通。深邃的海面下蕴藏的无限力量。宇宙星河中的轮回与交替,对规律、秩序与平衡的结构重组。
*演出曲目及演出顺序以演出当天为准
万捷旎
INTRODUCE
青年钢琴演奏家
耶鲁大学音乐学院硕士
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大学硕士
特罗辛根国立音乐学院演奏家文凭
万捷旎在年仅15岁时,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慕尼黑音乐与戏剧大学。
20岁,作为独奏家与世界著名指挥大师祖宾·梅塔及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合作。至今,已经与三十多个国内外著名交响乐团合作演出。
合作过的指挥家包括祖宾·梅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梵志登、劳伦斯·福斯特、帕斯卡尔·罗菲、吉尔伯特·瓦尔加、余隆、谭盾、许忠、李心草、吕嘉、汤沐海、林大叶、张艺、杨洋等。
-END-
*部分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后期演出一览
(点击图片了解演出详情)
订票电话:0769-22837366/88/99
租场热线:0769-22837323/21
地址:东莞南城鸿福路中心广场内
交通攻略
1.市内公交可乘搭:
G9(原17路),65路,203路,
213路,G6(原c3路),x11路,
x20路至玉兰大剧院站;
或微巴6路至中心广场站。
2.手机地图可直接导航:
东莞玉兰大剧院
3.地铁2号线:
鸿福路站 B出口
沿鸿福路朝玉兰大剧院方向
大约20分钟路程即可到达。
↓ 步行示意图
诚邀商务合作伙伴
企业赞助或包场、活动策划
演出票团购:0769—22837311
租场洽谈、演出节目洽谈媒体合作推广
0769—22837323/21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