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会供应商为何南下?吸引它的是“政策+市场”|碳绿·氢风粤起

南方+ 记者

【编者按】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于多个领域推进新能源替代、优化产业结构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之一的汽车产业,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变局,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实现我国汽车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目前,广东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城市群已经正式获批。那么,广东在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有什么特点?具备怎样的基础优势?未来又该如何调整如何发力,持续先行?

对此,南方日报、南方+推出“碳”路新机系列——碳绿·氢风粤起,我们将对广东氢燃料电池产业龙头企业进行系列走访,探寻最新的技术突破与应用成果,探寻产业链上下游布局与产业化发展的状况。

在北京市昌平区的福田加氢站,一辆辆氢燃料电池客车有序加氢,就在8月15日,这一加氢站正式投运,成为冬奥会氢能车辆燃料加注的保障。明年的冬奥会上,延庆赛区燃料电池汽车应用规模将达212辆,张家口赛区将达2000辆。

你可知道,在服务北京冬奥会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中有一支不可忽视的广东力量?“我们与北汽福田、北京亿华通合作研发生产的氢燃料电池客车将服务北京冬奥会。” 作为早参与“奥运电动汽车零排放工程”的北京理工华创电动车技术有限公司(下称“理工华创”)2020年毅然“南下”,建立了广东北理华创(佛山)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而令其下定决心开拓华南市场的,正是广东大力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的宏伟蓝图及一揽子的支持政策。

佛山早在2018年就发布了《佛山氢能规划》,提出以燃料电池为突破口,培育并带动制氢、输氢、储氢、用氢以及相关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理工华创董事长林程表示,如今已将广东作为其高端制造和运营的孵化地,并从商业模式和技术层面来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的运行,助力广东氢能产业链的整合

华南市场未来潜力巨大

成立于2010年的理工华创,依托北京理工大学电动车辆国家工程实验室,是我国电动商用车领域技术发展方向的引领者、先进动力系统平台及关键零部件的提供者。北理工团队2008年时就牵头实施了“奥运电动汽车零排放工程”。时间来到2021年,“备战”冬奥会的它,不仅在电动汽车低温性能上取得突破,更是参与氢燃料客车的研发,为冬奥会带来更多样化的“绿色”。

“电动汽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不是矛盾的。电动汽车更适合满足短途家用和近距离的城建运输,而长途远程就更适合用燃油驱动或者燃料电池驱动。这样多种能源方式组合起来,才形成近十年到二十年可能长期存在的结构。”

正是抱着这样的愿景, 2018年理工华创并入广东华锋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充分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实现经营规模的持续提升。目前,理工华创的三电系统与福田新能源汽车成为了“黄金搭档”。

原理上说,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三电系统与纯电车并没有太大的壁垒,从自身已经较为擅长的纯电车领域出发,理工华创在思考氢燃料电池汽车三电系统的更佳形态。“比如冬天寒冷环境下启动时需要的热量由车来提供,电堆正常运行之后产生的热量,又能给车供暖。”

“燃料电池相当于一个小型的化工厂,氢气和氧气产生电化学反应发电。这个小化工厂发生反应需要合适的环境——温度湿度压力等,这些现在都是由电堆自己想办法完成的。如果整车的三电系统能分担这部分工作,那么电堆工作的能耗就能进一步降低。”

站在纯电车和氢燃料电池汽车两个“风口”上,林程认为,对比新能源车产业发展经历的过程,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也正处在需要政策、需要开放应用场景拉动市场的阶段。“目前佛山市培育了大量产业链关键企业,从应用端来讲,公交车也投入批量运行,接下来就是更多应用场景如环卫车、物流车的开放。”

示范期内,广东城市群目标是建设超200座加氢站,推广1万辆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理工华创的到来,一方面是瞄准了华南市场未来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是以佛山为基地,助力珠三角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

集成“手法”助力产业链整合

“理工华创80%以上的配套商都在广东。”林程指出,广东是制造业大省,企业数量多,发展水平高,同时,经过多年的培育发展,广东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比较完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生集聚效应,核心零部件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取得一定成果。而这样庞大的布局要进一步发展,“需要改变的是——散的局面。”

理工华创董事长林程

理工华创董事长林程

目前,理工华创在肇庆建立了生产基地,在佛山建立运营中心。“北京的重点是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突破,南方则是围绕高端制造、资本运作和示范城市群的市场需求进行运营。”与此同时,理工华创运用在北京发展中的一些经验,深度介入到广东产业链一些关键零部件的生产中,不断拓展技术基因,“比如说我们会瞄准高温高湿条件下的专用氢能底盘,做技术研发。”

这一过程中,理工华创发现,在广东佛山,像自己这样按产业链上下游定位被引进的企业不在少数,但比较分散没有形成合力。现在准备要做的是,让产业链上下游联动起来,并与当地优势制造业形成大的氢能板块。

这也正是理工华创打算施展身手之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零部件技术突破很重要,但同时也需要集成技术,把这些部件整合成车。这就需要像理工华创这样的有丰富整车集成经验的企业来做,集成过程中顺势推动产业链的整合。”

现在,示范城市群是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热议的话题,这意味着更多应用场景和市场空间的开放。氢燃料电池汽车单车产值有一两百万之多,因此几百台的订单量也能对产业链上下游起到拉动作用。“基于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政府的推动和市场的需求,最终实现大湾区汽车产业链的整合升级。”

【记者】魏泓泉

【统筹】郭小戈 邵玉梅

【策划】陈韩晖 郭小戈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编辑 邵玉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