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首个养老事业综合体年底在金湾试运营

南方日报

南邻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北邻金湖公园,在青湾三路上,几栋高大的建筑已全部完成封顶,目前正在做硬装施工,预计到今年底即可建成试运营。这是金湾区政府和三灶镇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市区镇重点民生工程——金湾区三灶镇社会福利中心,也是珠海市到目前为止唯一的一个、也是第一个养老事业综合体。

三灶镇社会福利中心效果图

三灶镇社会福利中心效果图

养老服务中心建起来了,“特殊儿童”有了心灵家园,一件件一桩桩小事、急事、难事慢慢得以解决,在珠海金湾,一个个微小变化正温暖着群众,构筑起一个幸福的家园。

“一站式”养老新形式

养老事业综合体的建设是养老机构建设的创新,可以实现当地长者就近养老方便而不生疏,通过灵活、有效的措施解决了长者多样化的服务需求,提供的是“一站式”养老服务,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和创新性。

年底将试运营的金湾区三灶镇社会福利中心项目,集机构养老、日托养老、康复医疗、养老业务培训、老年人大学、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等功能于一体,拥有800张养老床位。

这一举措针对当前养老服务体系中存在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信息化程度不高,缺乏统筹性、整体性和协调性等薄弱环节进行了有效补充。其由区镇联合力量进行建设,避免了重复建设而浪费财政资金,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总投资3.64亿元。建成后,由三灶镇组织国企运营,预计到今年12月底前建成试运营,明年上半年正式运营。

养老服务的创新不止上述形式,打通关键枝节,让服务“落地入户”,也成为新的尝试。

在红旗镇沙脊村,卧床长者家庭减压赋能计划正在实施,拟通过链接专业医护资源教授家属如何照料卧床长者、邀请家属参加护理照顾技能提升小组等方式,提升家属的照顾能力,保障卧床长者的生活质量。

在珠海金湾,红旗镇正整合社会专业资源,对沙脊村11户卧床长者家庭开展为期半年的“服务零距离,情暖老人心”减压赋能计划,包括上门体检、排查隐患、技能培训,让咨询和求助渠道更畅通,打通居家养老服务保障的“最后一公里”。

“关键小事”的城市温度

民生事业既要体现普惠性,也要聚焦特殊群体,让“关键小事”提升城市温度。

今年4月30日,金湾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金康园)、金湾区精神康复医院同时揭牌,前者为珠海市首家区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后者是珠海西部首个公立精神康复医院。

金湾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金康园)的图

金湾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金康园)的图

走进金湾区精神康复医院,一间超市就设立在大厅,与众不同的是,这间康复模拟超市里的服务员均为医院患者。

精神疾病患者由于患病时间长、与社会长期脱离,又长时间处于被照顾的状态,生活能力和社会认知功能严重退化。康复模拟超市旨在帮助他们接触社会、改善功能障碍,在病情稳定或治愈后能够更好地回归社会。

金湾区精神康复医院

金湾区精神康复医院

金湾区精神康复医院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提供开放式管理的临床心理科、心理物理治疗中心、康复模拟职业等特色服务。新建成的医院拥有床位200张,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诊疗面积是之前的10倍多。

截至目前,该康复医院共收治了188名患者,为10名贫困家庭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提供了免费救治,通过治疗,患者的病症得到了不同程度改善,为精神障碍患者守牢“心灵防线”

金湾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同样在4月启用,为0—6岁学龄前儿童开展全日制康复服务,免费、持续性的训练为特殊儿童照亮了康复之路。不少此前只能去香洲区接受收费康复的孩子,如今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免费康复训练。

除了针对0—6岁特殊儿童进行听力、言语、智力、肢体残疾和孤独症的个性化训练外,金康园还可提供7—17岁残疾少年儿童康复、成人康复训练、家属支援等服务。甚至特殊成年人也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空间。

在特殊成年人的康复室里,数字化智慧评估与训练系统通过图形、颜色、音乐等对记忆障碍、思维混乱、痴呆患者大脑受伤区域进行训练。系统内设置有注意力、记忆力、空间知觉、问题解决、创造能力等训练模块,可以帮助患者训练个人清洁、日常家务,以及融入社会的各项技能。

【记者】董谦君



编辑 蔡如意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