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汕头经济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澄海必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感恩奋进、拼搏赶超。紧紧围绕汕头市委“工业立市、产业强市”总体要求,抢抓“双区”建设和深汕深度协作等重大机遇,坚持以产聚人兴城、以城留人促产,为汕头建设现代化活力经济特区贡献力量、展现担当。
突出产城融合,打造更具竞争力的活力新城。壮大“工业树”、繁茂“产业林”,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坚持把六合大型产业园区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强化科学布局、整体推进,争取大健康、新材料、新能源、精密制造等重大优质产业项目布局落地,努力打造承载世界级产业集群的一流园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人才强区战略,推动“澄海制造”向“澄海智造”转变。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突出投资强度、科创能力、亩均产出、环境影响等准入标准,着力招引头部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从源头上推进产业结构调优调高调新。主动服务、靠前保障,优化完善政企直通车制度。树立大城市意识,充分发挥地理区位优势、工业基础优势、产业承载优势,实现与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
突出资源整合,打造更具影响力的魅力侨乡。引领文化建设,打好红头船故乡“侨牌”,建好樟林古港澄海侨史馆等展示窗口,打造一批具有侨乡潮韵、红色精神和发展活力的“红色侨乡”。充分发挥澄海“版画之乡”“灯谜之乡”“民间动物舞蹈之乡”优势,打造彰显澄海历史底蕴、“红头船”精神的文化品牌。整合玩具动漫文化资源,规划建设玩具文旅产业园。谋划推动莱芜岛综合开发,打造滨海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胜地。积极申报创建狮头鹅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努力打造产值超百亿元的狮头鹅产业集群。
突出生态保护,打造更具吸引力的绿色家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争创全国农村生活污水与黑臭水体治理试点区。以“绣花功夫”开展工业小区、城区“雨污分流”和海绵城市建设。坚持自然生态系统治理,打造莲花山、塔山、十八峰山等山地生态屏障。
突出民生保障,打造更具亲和力的幸福澄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最关心关注的民生民安问题,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看得见的平安,摸得着的幸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