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一台小霸王学习机“穿越时空”?专家热议儿童科幻小说《故事之王》

南方+ 记者

10月10日,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在线上举办儿童科幻小说《故事之王》研讨会,邀请到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故事之王》。

《故事之王》。

据悉,《故事之王》为第七届“大白鲸”原创幻想儿童文学银鲸奖获奖作品,该书以上世纪90年代末风行一时的“小霸王”学习机作为沟通“现实”与“幻想”的媒介,讲述了现实时空中的真实人物江晓鲤,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中不断穿梭、与故事时空中的“虚拟”人物李白结伴冒险的故事。

作品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R)这一科幻元素,建构出四幕虚拟世界中的“戏中戏”,对《安徒生童话》中的经典篇目展开了“现实版”的再演绎,在构思和叙事上颇具探索性与创新性。

研讨会上,小说作者、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专业作家封文慧首先介绍了作品的创作构思过程。她谈到,希望通过小说中的江晓鲤、李白和长大后的“李青莲”三个人物,来代表一个人成长中可能存在的“自足”“烦恼”和“释然”三种状态,从而体现出少年儿童不断克服困境,在精神上实现从童年到少年、成年的成长过程。

线上研讨会截图。

线上研讨会截图。

与会专家学者针对作品中所表现出的科幻与现实的关系、成长困境的突围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

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申霞艳表示,小说较好地展现了当下家庭生活中的普遍情况,即父母和子女之间在认识上的差异、在情感上微妙的关系,从而表现了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之间的碰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小读者提供了从“幻想”中观察“现实”的全新角度。

“同时,这部作品可以给成人读者阅读,让成年人从孩童神奇的幻想世界中,找到理解当代少年儿童的路径。”申霞艳说。

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练行村认为,作者敏锐地留意到亲子之间的交流减少这一现象,通过故事的形式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本质上来看,这部小说依然是一部关注现实的作品,科幻元素只是推动情节的一种手段。

“小说是从现实角度来切入幻想的,很容易使儿童读者产生代入感。”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国龙谈到,现实世界与科幻世界的设定,两者在逻辑上形成闭环,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结。

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麦小麦根据自己多年的编辑经验,分析了当下图书出版市场的现状,对作者在创作方向上的思考和转型表示肯定。同时也针对小说语言表达缺乏趣味性、命题方面较为平淡等问题,给出了建议。

线上研讨会截图。

线上研讨会截图。

在叙事结构方面,《故事之王》采用了多重嵌套的“戏中戏”来开展情节,实现了科幻元素与现实元素的对话与交融。上海交通大学文学院教授龙其林分析指出,这种一边推进情节一边解构情节的叙事方法,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在幻想与现实的反复穿梭中,作者设置了大量悬念,使故事在科幻之外,也兼具了童话风格和悬疑色彩。”龙其林说。

《儿童文学》编辑陈小辰则指出,这部作品具有较强的游戏性,学习卡中的“故事之王”程序,其实更接近于游戏,也有NPC和通关要求,这种交互性很强的设定,对小读者来说很有吸引力。主人公通过“游戏”实现成长的过程,本身也符合少年儿童的行为逻辑。

据悉,2021年广州市文艺评论家协会推出了一系列针对本土文艺作品的评论活动,为活跃本土文艺评论事业贡献力量。在未来几个月,协会将陆续推出副主席李德南的随笔体文学评论集《共鸣与回响》《为思想寻找词语》研讨会,以及由黄埔作协推出的香雪文学系列丛书(第二季)研讨会等活动。

【记者】黄楚旋

【实习生】朱霄

编辑 彭奕菲
校对 吴荆子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