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参与建设中国首条外商投资高速公路,“期待广交会继续搭建中美贸易之桥”

粤港澳大湾区
+ 订阅

“华南美国商会的2000多名会员都有采购意向。在广交会我们能找到许多新产品,这是世界上许多市场都没有的。”第130届广交会还有几天就开幕了,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赛亚丁很期待。

从1992年参加广交会起,他便与广州结缘,不仅收获了事业,也组建了家庭。“今天的广东跟我第一次来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哈利说,疫情下全球经济仍面临不确定性且有受挫的可能,但大部分会员对广州市场的增长持乐观态度,期待本届广交会继续搭建中美贸易之桥

▼企业与广东本地社区共同成长

“1992年第一次参加广交会,当时还是个很小的集市,在流花展馆。因为场地紧张,很多住在东方宾馆或中国大酒店的参展商,还直接把摊位摆到了酒店宴会厅,甚至大堂里面。”哈利回忆道,此后广交会搬到琶洲展馆,几十万平方米的展区,产品的丰富多样令人惊讶。

广交会规模和影响力的提升,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后快速发展的缩影。1991年,初来广州的哈利是一家从事电力及能源开发的跨国公司总裁,“当时发现这里最缺乏的是基础设施,我便将投资集中于电力、高速公路等领域。”哈利觉得自己很幸运,彼时公司很快获得营业执照,在中国顺利开展运营。

“我们在东莞厚街投资了电厂,花了一年时间进行设计,并从海外带来设备、科技、工程师和资本,3年后电厂正式运营。”哈利说,当时东莞厚街几乎没有电,电厂的运营为当地带去了很多引进外资的机会。“当时很多金融机构不敢跟我们合作,担心会亏本,但事实证明他们是错的。”

自1991年起,他和他的企业在中国组建了第一家外资控股的发电厂,建设第一条由外资投资的高速公路,以及第一所美国认可的合办大学,成为最早来粤投资的一批外商。

而随着广东发展新能源,“这里也不再适合用作发电厂,我们关闭了电厂,政府对我们给予支持和补贴。”哈利说,很多人并不看好当初他在广东的投资,但赚钱并非他唯一的目的,他更希望让企业和广东本地社区共同成长,探索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模式。

多年来他从发电厂到教育机构的投资理念,也是这种可持续发展经营模式的缩影。哈利在增城创办的大学,可以在异地领取美国学位证书,教授都来自美国,课程包括商务英语和国际会计等。

“创立中美合办的院校,这是我至今做过的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哈利说,院校建立以来,已培养出100多位优秀的中国学子。他最开心的事情,便是在每年的开学和毕业典礼上致辞,见证中国年轻人的不断成长。

▼搭建中美友好贸易往来的桥梁

“刚来广州的时候,这里几乎没有跨国企业总部。如今,越来越多跨国企业把总部设立在广州,从华南地区辐射全国乃至周边国家。”作为华南美国商会会长,哈利帮助很多美国企业在广东投资,参与并见证着广东经济的飞速发展,搭建中美友好贸易往来的桥梁。

据哈利观察,众多企业都正在将亚太总部搬到广东。“众所周知,企业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目的都是为了利润。我们对会员的调查报告显示,4%—6%的会员企业在华南地区投资少于两年,但已经有94%的企业获得了盈利,6%的企业也会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达到盈利。而这一切都可以归功于广东这个神奇的地方。”

“从历史的维度看,广东一直处于改革开放前沿,有着丰富的对外通商经验,政策相对开放和友好,市场交易更加自由,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也处于领先。”哈利认为,广东有着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

比如,从广州或深圳出发,两三小时内就能达到周边国家。不仅如此,广东还为外企发展提供了大量高质量的人才。“第一次来到广州时,几乎没人说英语。现在感觉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世界了。”哈利说,他接触到的众多广交会上的大学生志愿者,英语都说得很好,而且掌握多国语言。尤其是随着广州大学城的建立,数十万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将步入社会。

在哈利看来,广东各级政府执政透明、依法办事,不仅欢迎外资在各个领域进行投资,也对外国企业引入的新科技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和保护。“当政府部门做决策的时候,他们会事先调研,并愿意广泛吸收意见,面对面就企业的需求进行沟通。”

如今,哈利已在广州定居了30年,不仅收获了事业,还建立了家庭。“我在广州收获的最大财富,便是我的三个孩子。”哈利笑着说,他的大儿子曾效力于广州富力队,如今在德国加入了职业足球队。两个双胞胎小儿子曾在广州读过公立学校,学习了中文和粤语。

“今天的广东跟我刚来时天差地别。我很幸运能见证它一直以来的发展,并成为其中的一分子。”哈利说,华南美国商会的会员,也将继续深耕粤港澳大湾区,继续见证并推动广东社会经济的发展。

【记者】昌道励 

【实习生】高悦琪

编辑 陈梅玉
校对 符如瑜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