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秒83,在今年的东京奥运会上,32岁的苏炳添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成为首位站上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跑道的中国人。
10月12日上午,在万众期待下,结束了全运会征程的苏炳添回到中山,接受来自家乡人民的欢迎与祝贺。
苏炳添得到了家乡人民热忱的欢迎,他奋勇拼搏的精神,也深刻地影响着这座城市。接下来,中山市将聘请苏炳添作为城市形象代言人。南方+全程直击“飞人”回家。
苏炳添成长视频发布,燃!
苏炳添寄语:
年轻人,不要轻易放弃上天给你与生俱来的天赋
被新冠疫情影响的东京奥运会,在今年终于圆满结束,中国奥运代表团以骄人的成绩打了一场大胜仗。感谢祖国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还一直保障着我们的训练,优异的成绩背后是强大而有力的祖国做我们坚强的护盾!
东京奥运会是我第三次参加奥运会,如果说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是初生牛犊不怕虎,那么2016年的里约就是盯着目标向前走。2021年的东京奥运会更是横冲直撞奋力一博。经历三届奥运会,这些年一直以来离不开祖国的栽培,离不开中山人民对我的关爱支持!
从9″99到9″91再到现在的9″83,这些成绩跨越突破,都是离不开中山人民对我的支持,在这里我还要感谢我们中山市的领导,这么多年以来一直对我关爱有家,我到国外训练的时候,我们市里领导给我筹备训练经费,我受伤的时候,帮我打听治疗的方法!关爱无微不至,能有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你们,今天我再次回到我的母校,这里的感觉还是那么的熟悉,还记得我是2004年12月9号来到体校的,那时候跟大部分的你们一样,都是抱着来试试的心态来到这里,也许发现这里跟想象中的不一样!但是我可以负责任的跟你们说,一点都不会影响到你们去追逐你们的梦想!面对挫折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连战胜它的机会都想放弃!
年轻人,不要轻易放弃上天给你与生俱来的天赋。好好把握它吧,它会让你在你的人生变得精彩无比!最后祝愿我们中山市的发展越来越好。
11时00分
苏炳添接受媒体采访
苏炳添在现场接受了媒体采访,分享了自己作为奥运旗手的心情。同时,他也回忆了当年自己在体校的生活,体校训练是很辛苦的,要树立坚定的目标,才能一直向前进,获得成功。
对于运动员的黄金期这个问题,苏炳添表示,国家现在大龄运动员较少,他也在探索大龄运动员的道路。他说,如果自己能继续跑到33岁、34岁,对于其他运动员,也会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和激励。
东京奥运会以后,有不少网友仍期待在巴黎奥运会看见苏炳添。对此,苏炳添表示;“如果能跑下去,我会坚持去跑。但现在谈下一届巴黎奥运会还太早了。目前,还没有33、34岁的田径运动员在赛场上实现较大突破。我希望自己能在这个年龄做尝试,实现突破。如果能成功,我对更多年轻运动员、大龄运动员来说,能成为一个可参考的样本,让他们走得更远。”苏炳添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最后,苏炳添对体校学生说,希望年轻人在学习生活中不要轻易放弃,上天是公平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机会。苏炳添也表示,自己十分热爱家乡,希望中山能够继续乘风而上,发展得越来越好。
10时38分
苏炳添在现场讲解跑步技巧,能够得到“苏神”的现场指导,学生们都十分激动,认真地听讲并练习动作。
苏炳添回中山母校,现场教学跑步技巧
两位学生做好起跑姿势,苏炳添耐心地向体校学生讲解起步姿势。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苏炳添回中山母校,现场教学跑步技巧
苏炳添指导学生调整起步器,两位学生双手撑地,准备起跑冲刺。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预备,跑!”在苏炳添的指挥下,两位学生奔跑冲刺。
苏炳添回中山母校,现场教学跑步技巧
为更好地演示田径跑步姿势,苏炳添亲身上阵,如一道红色闪电般划过体校的田径跑道。现场响起了学生们崇拜的欢呼声,“太快了!太厉害了!”学生们惊叹道。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10时35分
苏炳添与自己的启蒙教练宁德宝合影。合影后,苏炳添来到中山体校的操场跑道,向体校学生传授自己的跑步技巧。看台上的学生也十分激动,苏炳添向他们挥手致意。苏炳添在体校学生的热情簇拥下,与学生们合影留念。
苏炳添回中山母校,现场热烈
10时30分
在现场,中山体校田径队队员张嘉铭,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您是我们中山体校全体师生的荣耀;作为一名为家乡争光的中山市民,您是我们全体中山人的骄傲;作为一名运动员,您屡创佳绩,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上,以9秒83的优异成绩创造了新的亚洲纪录,您被誉为“亚洲飞人”、“亚洲之光”,您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亲爱的学长,我们体校的所有学弟学妹以及中山学子们,一定会以您为榜样,好好学习、积极训练、努力拼搏,将来也向您一样为国争光。”
中山体校张嘉铭发言
张嘉铭主要跑400米田径项目,此前,他曾与苏炳添有过一面之缘,2018年省运会时苏炳添回到母校,他在人群中看到了苏炳添。“我小学五年级就听老师说过苏炳添,就是因为他,我才来到中山体校。”
10时25分
苏炳添入座,欢迎会正式开始,中山体校师生在现场为苏炳添欢呼鼓掌。
苏炳添上台发表返校感言:“东京奥运会圆满结束了,优异的成绩背后是祖国的支持。成绩的跨越突破,离不开中山人民对我的支持。我今天再次回到母校,一切都是那么熟悉,2004年,我来到中山体校。现在,我想对体校学生说,挫折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面对的勇气。”
苏炳添演讲
苏炳添将自己的奥运签名战衣赠送给中山体校,向母校表达谢意。
10时22分
中山体校,是“飞人”苏炳添向上腾飞的起点,见证了他的汗水与故事。
荣耀是激动人心的,但背后日复一日的训练却是枯燥艰苦的。中山体校对学生的要求十分严格,每天早晨5点半出操,实施体育训练、文化学习、生活饮食、住宿的四集中封闭管理模式。
周而复始的长时间训练,锻炼出了苏炳添惊人的自律和意志力。如今,苏炳添重回母校,将这种拼搏刻苦的精神传递给体校的师弟师妹。
在现场,苏炳添与中山体校学生站在一起,共同汇聚成了“9.83”的图案,空中的无人机定格住了这一刻。这个数字背后有着深刻的意义,既是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创造的惊人成绩,也将继续鼓舞下一代的中山体育人。
“飞人”回家,中山沸腾了!
2021年的8月和9月,中国体育收获满满,但苏炳添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
当苏炳添在全运赛场摘金夺银时,在家乡,“苏炳添热”也达到顶点——过去10年,苏炳添不断带给中山人惊喜。2012年,苏炳添代表中国人首次晋级奥运短跑100米半决赛,中山第一次掀起“苏炳添热”;2015年,苏炳添成为真正意义上第一位突破10秒大关的亚洲本土选手,中山人为“亚洲之光”欣喜若狂。2017年,28岁的苏炳添回乡举办大婚。
每一次,苏炳添都得到极其热情的欢迎,无论彼此随他而来的是荣誉还是低谷、伤病。这一次,“添仔”再次归来。
10时20分
在一片欢呼声中,苏炳添到达中山体校,出现在人们面前。
苏炳添回中山体校
中山体校田径队队员苏锦铭,将手中的鲜花献给苏炳添。他与苏炳添同是古镇镇古一村人,也是同校师兄弟,他现在是市队运动员,主要跑100米、200米和400米项目。见到苏炳添,苏锦铭激动地说:“师兄,欢迎回母校!”
早在2015年,他就见过苏炳添,当时苏炳添说:9秒99是一个新的起点,鼓励他们勇敢超越自己,给了他很大的鼓舞。他将尽自己最大努力,去争取最好的成绩。
广东省体育局领导、中山市分管领导、原市委、市体育局退休领导、市委宣传部和市教体局领导与苏炳添同行,共话家常。
在热烈的氛围中,苏炳添走到中山体校操场。
9时30分
“自去年疫情发生以来,到他备战奥运会、全运会,我已经有一年多没见苏炳添了,所以今天非常期待。”苏炳添教练宁德宝说,“把苏炳添选到中山体校后,我一直重点培养苏炳添,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培养。今年是他成绩最辉煌的一年,不仅在奥运会上有成绩突破,在全运会也夺金了,圆了好多年的愿望,我真的替他高兴!
苏炳添(右上一)在体校训练时和宁德宝(右下二)的合影。南方+ 叶志文 拍摄
2004年,15岁的苏炳添在中山市中学生100米田径比赛中一举夺魁。赛场上闪闪发光的他,给中山体校田径教练宁德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步幅大节奏快,是个田径项目的好苗子。”
当时,宁德宝一路跟着苏炳添跑完后50米,并邀请苏炳添进入中山体校跟她练习短跑。苏炳添爽快地答应了,随后进入这所学校接受系统的专业化训练。
在宁德宝眼中,苏炳添一直是那个感恩、执着、拼搏的少年,无论飞得多高、取得多少荣耀,他的初心一直未曾改变。
9时00分
现场龙狮舞动,锣鼓喧天,彩旗迎风招展,操场上拉出横幅欢迎苏炳添,学生代表身穿校服戴红领巾,整齐分列两队,手持国旗与手牌,准备迎接苏炳添到来。
现场气氛十分热烈,老师学生站在展板前,挥舞着手中的国旗,齐声呼喊:“苏炳添,中山骄傲,欢迎‘飞人’回母校!”
【统筹】廖瀚
【文字】苏芷妍
【图片/航拍】叶志文
【摄像】曾艳春 卢子衡 廖瀚
【视频剪辑】李姗恒
【海报/编辑】张雅 朱晓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