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15时23分,2021中国电影年度票房(含预售)正式突破400亿,总观影人次9.88亿人,总放映场次9852.4万场,持续保持全球单一市场票房冠军头衔。
目前,年度票房榜前五名的影片分别是:《你好,李焕英》(54.13亿)、《唐人街探案3》(45.15亿)、《长津湖》(41.66亿)、《速度与激情9》(13.92亿)、《怒火·重案》(13.28亿)。
另外,2021年度全球票房前五名中有3部国产电影,《你好,李焕英》排名第1,《唐人街探案3》排名第3,《长津湖》排名第4。
近日,灯塔研究院和灯塔专业版联合发布了“2021年国庆档中国电影市场洞察”,对刚刚过去的国庆档进行数据分析和趋势洞察。根据这份数据报告,2021年国庆档以43.85亿元票房收官,相比2020年同期增长10%,并追近了2019年国庆档创下的44.6亿的影史纪录。中国电影市场正在逐步迎来回暖。
主旋律大片引领市场“逆跌”
2021国庆档的核心关键词,是 “逆跌”。这个形容个股逆市上涨的用词,被广泛引用来概括今年的电影大盘。与往年国庆档票房在10月1日达到峰值后开始缓降的走势不同,今年国庆档连续6天保持单日票房6亿+的成绩,并在2日、3日和6日分别出现“逆跌”上涨的现象,表明观众的观影热情延续了整个假期。
在其中,《长津湖》无疑在其中扮演了引领者的角色。该片自9月30日开画取得2.05亿票房后,在次日斩获4.10亿票房,不仅打破了由《我和我的祖国》创造的国庆档单日票房3.88亿的纪录,而且相较前日“逆跌”幅度达到100%,并从此开启了连续5天的“逆跌”之路。报告认为,连续的“逆跌”是爆款形成的标志,该现象多出现在年度头部档期,优质影片能够不断带动更多新用户走进影院。
《我和我的父辈》为“我和我的”系列电影中的第三部。和之前两部相比,《父辈》的“想看-购票”转化率在上映次日也发生了“逆跌”,后续几日,该数值较前两部也有所提升,这说明映前积累的想看观众,更多选择在后续时间完成购票转化。此外,《父辈》在三四线城市的票房占比接近四成,超过两部前作,这也印证了“我和我的”系列持续释放的IP品牌效应。
自五一档以来,如《中国医生》《悬崖之上》《1921》等多部主旋律影片的上映都促进了电影市场回暖,与票房相应的口碑也体现了我国主旋律影片与市场商业化的较好融合。
电影题材百花齐放,优质内容助力市场回暖
2021年度票房前五的影片分别有喜剧题材、悬疑题材、动作题材、战争/历史题材,足证我国电影市场题材多样,百花齐放。此外,国产电影质量的不断提升也是观众选择进入电影院支持票房的一大原因。
国庆档之后,由国外引进的《沙丘》和《007:无暇赴死》两部大片将与中国观众见面,更有一批优质国产影片将陆续上映,其中《兰心大剧院》《第一炉香》《铁道英雄》《梅艳芳》等片的淘票票想看人数位居前列。佳片持续供应+疫情防控稳定,中国电影市场正在逐步得到回升。
【记者】张思毅
【图片】网络截图、灯塔专业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