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它!女子半夜关灯玩手机,险些致毁容……

惠州青年汇
+ 订阅

10月9日

话题#隐翅虫#登上微博热搜

有网友发帖分享了自己国庆期间的亲身经历——

该网友称,自己在凌晨关灯玩手机时,手机屏幕的光亮吸引了小虫子在自己脸上爬动。开灯后,她发现是一只黑红相间的虫子。当时只是用手轻轻把虫子抚走,结果没想到随后几天,她的眼下就开始红肿疼痛,就医后确诊为隐翅虫皮炎……

热搜话题下,不少网友都表示被隐翅虫叮咬过。从大家晒出的照片可以看出,接触过隐翅虫后,皮肤上会留下明显的痕迹,并且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会消除。

而且,隐翅虫在南方、北方的城市都有出现。

长沙有医院7天接诊百余例

多名患者游玩时突遇“黑虫”

随手扑打导致隐翅虫皮炎

据报道,湖南长沙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在国庆假期7天内接诊100余例隐翅虫皮炎患者。

病例1

袁女士从外地来长沙旅游,在一处公园游玩时,突然感觉脖子上停着一只小虫子,她随手一拍,看到拍死的是一只黑色小虫。第二天早上,袁女士起床后感到头颈部灼热、疼痛,照镜子发现颈部长出一大片红斑,赶紧到医院就诊。医生看到她的颈部明显可见点状、条索状水肿性红斑,上面分布着丘疹、水疱、脓疱,诊断为隐翅虫皮炎。

病例2

20岁小汪和同学一起到长沙郊外游玩,坐在草地休息时,突然感觉后颈部发痒。同学看见一只黑色小飞虫停在她脖子上,赶紧用手去拍打。虫子打掉没多久,小汪就感觉后颈部灼热、疼痛,皮肤红了一大片,同样被诊断为隐翅虫皮炎。

隐翅虫到底是什么虫?

对人有什么危害?

隐翅虫也叫“飞蚂蚁”,看上去就像蚂蚁长了翅膀,是一种带有强酸性毒液、黄黑相间的小虫子,每年的六月至九月份,会大规模地出现,如果在野外被它毒液沾染,身上就会出现红肿,还会出现脓点溃疡。

夏秋季雨后是隐翅虫活跃的时期,一般出现在潮湿的草地。隐翅虫有趋光性,夜间会向灯光处飞行。

隐翅虫并不叮咬人,但是其体内的强酸性毒液一旦沾到皮肤上,有腐蚀作用,会导致皮肤疼痛灼痒和片状的白斑或水疱,甚至溃烂。

如何驱赶隐翅虫?

直接接触虫体体液是引起隐翅虫皮炎的主要途径。所以,如果有隐翅虫落在皮肤上,不要用手拍打、揉搓,应吹气将它赶走。

夏季需要夜间作业的单位,安装纱门、纱窗,阻止夜间活动的昆虫(包括隐翅虫)飞入室内,减少人体接触隐翅虫的机会。

医生提醒:被隐翅虫伤了,立马用大量清水冲洗,能起到稀释毒液的作用,从而减少皮肤的灼伤感。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立即用碱性的肥皂清冼。情形严重者应及时上医院就诊。

除了隐翅虫

蜱虫、恙虫、红火蚁……

一旦遇到这些害虫叮咬

容易感染多种疾病

严重的可致死亡!

实用防虫手册+急救法

请大家务必牢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朋友们,记住哟~

来源:齐鲁晚报、@人民日报、

潇湘晨报、健康有约、广东科普

共青团惠州市委员会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