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垃圾强制分类”一年了,深圳做得怎么样?

南方+ 记者

深圳进入“垃圾强制分类”已经一年了,深圳垃圾分类做得怎么样?如何做得更好?

10月9日,由深圳市政协主办的“委员议事厅”邀请市人大代表、市区政协委员聚焦“新时代、新时尚,你分了没?”展开讨论,多位代表、委员建议针对垃圾分类不平衡的点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结合科技手段进行优化,同时注重垃圾减量与分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深圳市政协主办的“委员议事厅”邀请市人大代表、市区政协委员聚焦“新时代、新时尚,你分了没?”展开讨论。

深圳垃圾分类体系初步搭建,但区域发展仍不平衡

2020年9月1日,《深圳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开始施行。委员们认为,一年来,深圳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以四分类为基础的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体系逐步搭建,全市共有4017个住宅小区、1715个城中村进入了“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很多的市民群众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深圳市盐田区政协委员,深圳大梅沙雅兰酒店市场营业部总监郭微说:“生活垃圾不分类,家庭教育没品位。现在垃圾分类已经是一种新时尚,被我们越来越的人接受和认可了。”

深圳市罗湖区政协委员李占祥说:“高标准建设的垃圾分类示范社区执行标准高、示范效果好,政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独创的‘集中分类投放+定点定时督导’这个深圳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在全国范围推广,打造了又一闪亮的深圳名片。作为深圳市民,我觉得应该要为深圳市所有的垃圾分类参与者和执行者点赞。”

不过,在不断完善垃圾分类制度规范、垃圾分类参与者越来越多的同时,深圳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源头减量不够理想等问题,亟待解决。

在现场,代表、委员们为自己生活的小区打分,在满分5分的情况下,有的打出了4分,有的却只打2.5分,其所在小区连垃圾分类的标语都没有,分类督导员也只是个摆设,只顾着看手机,没有观察垃圾是否分类准确、指导居民垃圾分类等等。

“委员议事厅”特邀嘉宾、深圳市人大代表肖幼美注意到,虽然居民住宅小区都有了一套垃圾分类的管理办法,但很多写字楼不具备办食堂的条件,大量员工中午要吃外卖,产生的厨余垃圾和其它垃圾统统都作为其它垃圾抛弃。另外,由于城中村人口的流动性大等因素,城中村垃圾分类在执行过程中也存在障碍。

肖幼美早在2008年就提出了垃圾分类的建议,曾多次参加垃圾分类相关调研,是深圳市垃圾分类工作的见证人之一。她建议,今后要针对这些不平衡的点创新工作机制和模式,让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更好。

深圳每天产生垃圾量比去年多半吨,源头减量迫在眉睫

深圳市政协委员、民革深圳市委会常委、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王雪这几年持续关注源头减量的问题

“深圳市2020年每天垃圾产生量是2.9万吨,2021年每天垃圾产生量是3.4万吨,增长趋势非常明显。”王雪强调,垃圾问题要标本兼治,减量和分类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对深圳这座城市来说,如果再以这样的速度增长下去,我们仅仅分类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进行垃圾源头减量。”王雪说,垃圾源头减量涉及从生产到消费的多个环节,可能需要跨省、跨市、跨部门、跨地区等多方面的协调,但可以先探讨从深圳自身能做的事情。

王雪注意到,德国许多超市都有一个回收啤酒瓶的机器,放入啤酒空瓶,机器一转就会吐出钱来。王雪委员建议,在深圳市销售的啤酒、矿泉水可以尝试要求厂家必须回收空瓶。此外,数百万辆电动自行车每天行驶在深圳大街小巷,建议要求所有销售到深圳的电单车的电池必须由厂家强制回收。

科技助力垃圾分类,形成可复制的“深圳经验”

肖幼美代表建议,可探索垃圾分类按量收费、随袋征收制度,通过二维码溯源等科技手段做到垃圾源头溯源,用经济杠杆、经济利益的手段来捆绑每个人,从而在源头上减少垃圾,让大家共同为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郭微表示,在通过志愿者、监督员等推广垃圾分类的同时,更应该借助科技手段将垃圾分类工作做实做细,让垃圾分类更加便捷,如垃圾投放点安装AI人脸识别装置,居民在投放来及时不仅可以实现在线溯源,长时间正确投放垃圾也可以获得响应积分和物质奖励,帮助居民形成好习惯。

深圳市福田区政协常委、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学生处处长钟国良说:“我特别赞同垃圾不分类,家庭教育没品位。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来看,推行垃圾分类在学校是必须的。社会、学校、家庭这几个方面还没有形成合力,促进孩子们垃圾分类良好习惯的养成。”

他表示,垃圾分类需要各部门协同作战,政府统筹主导,做到宣传教育实、设施设备实、人才资金实,以社区为抓手,结合实际创新实践,实现垃圾分类运营低成本、可持续,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深圳经验”。

针对委员们对垃圾分类提出的建议,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杨雷表示,“接下来我们将认真研究,转化为将来工作中的具体举措,共同推动深圳的垃圾分类工作。”

对于 “按量收费”等建议,杨雷表示该局正在认真研究按量收费、随袋征收的措施,但这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工程,将加快这方面的步伐。

【记者】马芳

编辑 王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