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怀集退役军人刘有参返乡种植甜杮 闯出致富路

怀集发布
+ 订阅

国庆期间,在怀集县绿博城举办的“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中,凤岗镇的农产品展位吸引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品尝、购买甜杮,都赞不绝口地说:“这些甜杮甜脆爽口,很好吃,从未吃过这么脆甜的杮子。”

凤岗镇的甜杮是该镇上良村退伍军人刘有参在沙雷塝山上种植的。2014年,刘有参发扬军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大胆创业,从广西平乐成功引种“大秋甜杮”并走上致富道路,成为怀集成功种植甜杮的第一人。

 

 “这次政府搭台、农民唱戏的丰收节很成功,我的甜杮卖出了几千斤,效果很好。一般卖20元一斤,大个头的卖25元一斤。市民尝过都说好吃,有两个顺德和东莞来的游客各购买了40箱(每箱10斤)大个头的甜杮。由于供不应求,这几天我往返几次去果园拾果,然后运出来展销。”刘有参兴奋地说,起初他种植了30多亩“大秋甜杮”,今年是第二年挂果,果树挂果累累,不少游客到果园采摘,总产量可达2万多斤。今年,他又新种了20亩甜杮,过几年后就可以收获。

刘有参创办的“大秋甜杮”基地位于冷坑镇高松村,这些在田野里种植的“大秋甜杮”犹如一只只小灯笼挂在树上,令人垂涎欲滴。“这些甜杮可以摘下连皮吃,不会涩的,很甜脆爽口。”刘有参介绍。

 

 刘有参于1994年参军入伍,并于1997年退伍回乡。为了寻求致富的道路,他于2014年经广西平乐的朋友介绍,在上良村引种30多亩“大秋甜杮”;2016年,他到冷坑镇高松村租地种植“大秋甜杮”,并育苗圃20亩,年销售甜杮果苗近万株,收入20多万元,吸引不少种植户到基地参观学习并购苗种植,还带动了超过200户农户种植甜杮。目前,在幸福街道以及甘洒、梁村、冷坑、马宁、凤岗、桥头等镇都有农户种植“大秋甜杮”,甚至邻近的连山、连州、阳山、广宁、封开、德庆等地以及外省的一些果农也赶来高松村苗圃基地订购果苗。

为了提高甜杮种植和管理水平,刘有参积极参加县关工委举办的农村创业青年培训班,并加入县关工委农村创业青年联谊会,加强交流、互相学习,还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多次到广西平乐等地参观学习,邀请农技专家到基地指导,虚心向农技人员请教,在实践中边干边学。

 据了解,“大秋甜杮”具有适种范围广、稻田山坡地均可种植、抗病虫害能力强、高产稳产周期长、树龄越长树冠越大产量越高的特点,口感甜爽、果肉细腻嫩滑脆甜、皮薄多汁、几乎无核,有梨的水份、苹果的脆性和哈密瓜的味道,平均果重250-400克,糖度可达18-23%,被人们誉为是目前世界上最好吃的柿子。


发布:怀集县融媒体中心

通讯员:谭扬汉

编辑:徐阳华

编校:植敏仪

审核:李光吉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