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五色狮又称五色狮灯、五色狮灯舞,起源于明代初期,为驻守在碣石卫城的军人传入,并与当地民间传统文化融合,流入民间。碣石五色狮是集强身健体和象征吉祥如意于一体的独特舞蹈形式,为当地民众所喜爱,是当地历史最悠久的民间传统娱乐节目之一。现主要流行于陆丰市碣石镇附近乡村。
“五色狮”用竹片扎成骨架,裱上薄棉纸或绢布,狮身高2.8米、长3.2米、宽1.2米,内空,有安插火烛的装置,分狮头和狮尾。狮腰用软绳连接,可以前后活动,狮头和狮尾各装竹杆一支。五只狮分别涂上青、蓝、红、黄、深蓝五种颜色,故称“五色狮”,象征金、木、水、火、土五行和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
表演时,每只狮由二人各执狮头和狮尾二支竹杆高举舞动,前后配合协调,舞出各种动作。同时配有大唢呐、大锣鼓等乐器伴奏助威,又有“五福头”和“三扇灯”伴舞。整个队伍达60多人,场面威武雄壮、气势如虹,十分壮观。五只狮相互穿插跳跃、生动活泼,尤其是夜间狮身内插上火烛舞动表演更神气活现、光彩夺目。
五色狮历史悠久,既是一项民间舞蹈,又是一项强身健体的活动形式。舞狮人必须经过严格训练,才能舞动狮子,做到动作协调一致,体现了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因其来源于军队,是我们了解古代碣石军事历史的宝贵材料。
目前碣石五色狮已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