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文化传承在东城”也如约来到了第三站——余屋社区余氏宗祠
2021年“文化传承在东城”第三站走进余屋社区余氏宗祠,分别安排了书法、剪纸、象棋等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课堂,让市民在导师讲解学习结合动手书写、制作、比拼的过程中,吸收多元传统传统文化的精髓,并发挥青少年在文化传承中的中坚力量。
①书法,笔墨飘香
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书法艺术。汉字书法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本次书法课堂,邀请了专业书法老师为现场青少年授课。
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书法老师以“龙”字为例,生动地向孩子们介绍了正确的执笔、运笔姿势,分享自身学习书法的经验核心的,并演示了“横竖撇点捺”的书法基础笔画写法。
在自由练习的过程中,书法老师及时纠正孩子们的握笔姿势,确保打好基础。活动现场气氛欢快热烈,亲子合作,墨香四溢,不一会儿,一幅幅书法作品呈现在大家面前。一笔一划学汉字。一招一式练功夫,孩子们在感受书法魅力的同事,也接受着传统文化的熏陶。
②剪纸,对话古老文化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
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如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与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本节课堂,老师以“鱼”为主题,和现场学员一起拿起剪刀,走进剪纸艺术的世界。
鱼的造型、纹路,以及鱼鳞、鱼尾巴的造型和纹路,在中国传统首饰中应用的很多,不仅生动有趣,而且寓意美好,是吉庆、富裕、前途美好和幸运的象征。
剪纸艺术是汉族传统的民间工艺,它源远流长,经久不衰,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已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种珍藏。学员在动手剪纸的过程中,感受了剪纸质朴、生动有趣的艺术造型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③象棋,跨越楚河汉界
“马走日字象飞田”,中国象棋,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瑰宝,是一项集智力、趣味、竞技、修养为一身的高雅运动,目前已成为老少皆宜的文化活动,并且象棋教育对儿童、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也有一定促进作用。
本节课,老师从象棋的文化背景讲起,再到象棋对弈的礼仪、规则和技巧,现场学员都听得津津有味,兴致满满。活学活用,理论讲解结束后,课堂还安排了学员之间的对弈环节,每个学员都摩拳擦掌,来了一场精彩的比拼。
一兵一卒,一车一炮,小小的棋盘纵横之间,蕴含的是中国文化千年之道,更是我们的文化基石,文化自信。
来源:东莞东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