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风入蒹葭秋色晚,气冷露凝雁南归

禅城区人民医院
+ 订阅

时节在寒露

岁月在深秋

今天是进入深秋的节气:寒露。寒露之后,露水增多,气温更低。此时我国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

寒风渐起,明月如钩

有心人常有深情

岁月温良与否

皆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

“秋日胜春朝”

万里山河

早已描绘出一幅绝妙图景:

池塘倒映斑斓,枫叶已泛微红

荻花摇曳如雪,候鸟戏水湖中

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退,阴气渐生,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那么具体我们在寒露时节应该如何养生呢?

在寒露节气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物。
早餐应吃温食,最好喝热药粥,因为粳米、糯米均有极好的健脾胃、补中气的作用,像甘蔗粥、玉竹粥、沙参粥、生地粥、黄精粥等。另外,早上起来喝杯盐开水,晚上睡前来杯蜂蜜水,既解秋燥又防

便秘,一举两得。

寒露之后,夜晚温度将会降得很低,体质弱的朋友很容易感冒,特别是老人和小孩要特别注意保暖,而且更应该注意足部保暖,穿保暖性较好的鞋袜,条件适合的朋友还可以睡前用热水泡脚。
寒露时节还可以用艾灸养生
在寒露时节,如果有因为脾胃寒凉而造成 腹泻,你可以用艾灸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艾灸肚脐的方法多种多样,你可将燃烧的艾条直接悬在肚脐正上方1厘米左右,进行施灸,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灸半小时左右,每天进行1次,连灸10次为1疗程。一般来说,一年四季都可以使用此法,但以秋冬季效果最佳。

因体质虚弱而出现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衰弱等病,用此法进行防治,效果很好。隔姜灸也是现代人经常使用的一种艾灸方法。取一块姜,切厚片,在上面扎上几个眼儿,放在脐上,点燃艾炷,在姜片上进行雀啄灸(就像鸟啄食一样),以感温热且舒适为宜。 

寒露养生要点:防燥
寒露时节起,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从中医角度上说,这节气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同时要避免因剧烈运动、过度劳累等耗散精气津液。
  寒露饮食要点:滋润
饮食养生应在平衡饮食五味基础上,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能养肺润肠,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在饮食上还应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类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银耳、萝卜、番茄、莲藕、牛奶、百合、沙参等有滋阴润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时室内要保持一定的湿度,注意补充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苹果、水柿、提子等水果。此外还应重视涂擦护肤霜等以保护皮肤,防止干裂。
寒露起居要点:保暖
寒露以后,随着气温的不断下降,感冒是最易流行的疾病在气温下降和空气干燥时,感冒病毒的致病力增强。此时很多疾病的发生会危及老年人的生命,其中最应警惕的是心脑血管病另外,中风、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复发、哮喘病复发、 肺炎等疾病也严重地威胁着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据统计,老慢支病人 感冒后90%以上会导致急性发作,因此要采取综合措施,积极预防感冒。在这多事之秋的寒露节气中,老年人合理地安排好日常的起居生活,对身体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寒露饮茶推荐:红茶 
寒露时节,秋季天气转凉,人体的生理机能也开始减退,很多女性会出现体寒、手脚冰凉等症状,不敢吃冷的东西。想要增强身体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尤其对于虚寒体质,最好减少绿茶、白茶、黄茶等性寒之茶的饮用。可以改喝茶性较温的红茶,既可以御寒暖身,还可以养胃助消化、预防感冒等疾病。秋季后天气渐凉,喝红茶再合适不过。红茶属于温热性质的,红茶温补不伤胃,能帮助女性暖胃驱寒,寒露时间茶的故事建议每天饮一杯红茶,更是棒棒哒!

健身小课堂

国庆假期结束

这个动作可以

拉伸肌肉和关节,缓解疲劳:

双脚分开,抬起双臂,向两侧展开

然后低头弯腰,双手着地向前

身体跟着向前方延伸

随后,右手着地保持不动

左手向天空方向延伸

带动上身和头部向左侧拉伸

随后换另一侧拉伸

素材来源:综合健康中国、武汉医讯等


编辑:区颖涛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