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过去的2021年“十一黄金周”可谓“与众不同”,因局部疫情反弹以及部分地区提倡“就地过节”,国人的脚步从走向远方,转向探索身边的诗情画意。但这也是一个活力不减的“十一黄金周”。“就地过节”并未影响人们的消费热情,人们省下旅途奔波的时间,更愿意探索城市的新景点,体验新的玩乐方式,享受亲子的时光,品尝精致的美食,哪怕“宅”在家里,也用美食和鲜花将节日过得热热闹闹。
据南方+记者从互联网相关企业了解到,在今年国庆假期期间,消费力持续旺盛的同时,国潮产品火热势头不减,线上线下的消费结合的特征也更为显著。
“家”依然是国庆消费主旋律
来自京东消费与产业发展研究院的分析显示,国庆假期前4日的假期消费中,“家”是当中的主旋律。
京东数据显示,与去年相似的是,2021年国庆前四天成交额最高的品类依旧是家用电器、电脑办公、手机通讯、食品饮料等传统假日消费的强势品类,其中家用电器的成交额占比最高的别是广西、新疆、贵州、海南和湖南;手机通讯的成交额占比最高的分别是北京、广州、天津、浙江和广西;食品饮料交额占比最高的分别海南、辽宁、上海、吉林和黑龙江。
岁岁年年有不同,从消费结构的变化来看,2021年国庆前四天家用电器和电脑办公强者恒强,消费占比同比增长最快,其次是带有显著节日标签的珠宝首饰,以及家具和文娱。
大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网友倾向于利用假期宅在家,享受安逸的居家时光。“在家过节”不仅让人们在家里的时间增加,也带火了“长假宅经济”。
“万物皆可涮”的火锅最受“宅一族”青睐,不仅美味,而且可以省去炒菜的麻烦。据美团买菜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一线城市火锅品类订单量环比节前均实现上涨,广州火锅订单量增长78%、深圳火锅订单量增长65%、上海火锅订单量增长34%、北京火锅订单量增长26%,其中国庆节假期前4天,广州消费金额最高的一笔订单就是购买火锅食材,总共花费了800元。
除了食材消费的增加,“长假宅经济”也促进外卖鲜花订单量的提升。美团外卖数据显示,今年国庆期间,外卖鲜花订单量同比去年国庆增长124.4%,订单量TOP3城市为成都、广州和重庆。
值得一提的是,当代年轻人“宅”并不意味着封闭,而是在长假里可以去享受平常难得的“慢生活”,让身心放假。美团买菜的数据显示,长假练瑜伽、体验DIY手工坊深受年轻人喜欢,今年国庆期间,瑜伽和DIY手工坊订单量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43%和114%。
还有更多年轻人成为养生群体,关注身材管理与养生。《十一出行安全出游》大数据报告指出,19-24岁人群是360用户养生内容关注的主要人群,占比为41.40%,养生越来越年轻化。养生话题上,如何能睡好觉、防脱发、保持一口好牙等内容日渐受到重视。养生新一代的崛起,使得市面上低糖低脂饮品逐渐走红,带火了一大批国潮饮料品牌。
从国庆黄金周的消费数据来看,国人的消费热情明显回暖,尤其随着国内消费升级步伐加快,以餐饮、旅游、文化娱乐等为代表的服务消费增长迅猛,这也彰显了中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潜力。
“中国风”席卷假期消费出行
值得留意的是,据《阿里巴巴2021“十一”假期消费出行趋势报告》显示,无论是消费还是出行,这个国庆长假吹的都是浓浓的“中国风”。
据苏宁易购消费大数据显示,黄金珠宝成为了国庆消费新趋势,周大福、六福珠宝、老凤祥、周大生品牌站稳品牌销量榜top 4,同时国潮国货仍然是当前消费者选购的主流,不少设计精美的国潮风黄金饰品也颇受消费者的喜爱。银泰百货数据也显示,以莲花、凤凰等国风元素设计的“古法黄金”首饰悄悄占据了黄金市场的C位。金饰不再是长辈专属,购买金饰的消费者中80后90后越来越多,他们用金饰混搭手表、手链,别具一格。
360智慧商业联合新华财经发布《十一出行安全出游》大数据报告显示,今年节假日“方特”、“环球影城”、“天气”、“国潮”等词成为360用户节日出游相关搜索的热词。在备受关注的游乐园Top10榜单中,北京环球度假区毫无悬念占据了榜首,紧随其后的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中华恐龙园、长隆海洋王国、北京欢乐谷。其中,女性对于主题公园的热情明显高于男性,游乐园关注用户的主力军为25-34岁年龄段人群。
除了游乐园外,《报告》还发现了假期出行的另一重要趋势,随着爱国热情的持续高涨,红色旅游成为度假目的地的大热选择,六成年轻群体关注延安革命纪念馆。
此外,人文考古游也渐成风潮。飞猪平台上,博物馆、非遗及文旅融合类商品订单量环比涨超15倍。尤其是三星堆,在新一轮考古成果发布后,民众参观热情不断高涨,四川省文旅厅公布的数据显示,国庆期间三星堆博物馆门票连续多日售罄,假期前4天累计接待游客7.13万人次,较2020年同期增长167%。
文化旅游也带动了文创产品的热卖。三星堆博物馆天猫旗舰店负责人透露,10月1日-10月4日,店铺访问超过10万人次,销售排名前三的产品是:考古盲盒、川蜀小堆堆盲盒、祈福神官盲盒。盲盒是年轻人最喜欢的文创产品。同期,天猫文创类商品成交额同比增长50%,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敦煌研究院的天猫旗舰店人气最旺。
特别是,随着中国载人航天迈入空间站时代,天问一号成功登陆火星,深空探测取得新突破。大国重器令国人骄傲,也带火了航天游和主题购。国庆前夕,航天文创CASCI联合天猫打造限量宇宙伴手礼——太空种子盲盒,上线即被抢空。
年轻人对国风的热爱还延展到了运动品牌上,长假首日,银泰百货国货运动品牌整体增长达到15%,其中回力同比增长250%,鸿星尔克同比增长85%,中国李宁同比增长50%。中国李宁在产品中用上了手工十字针、编织流苏、植物染色等民族工艺,吸引了一众消费者的眼球。
“线上线下”融合消费模式不断涌现
在疫情和防控政策的影响之下,国庆长假期间,本地玩乐等产品成为了新的消费热点。同时,线上线下加快融合,消费的新体验和新场景等不断涌现。
火爆的国庆档电影吸引了大批消费者在线上购票然后线下走进电影院。来自猫眼专业版实时见证10月6日08:04:36,电影《长津湖 》 总票房破26亿。此外,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0月4日,国庆档累计票房25.72亿元,高于去年同期。在主旋律大片的引领下,今年国庆档的票房走势出现了明显的“逆跌”现象,即每一日的单日票房较前一天都有所提升。灯塔专业版分析师周娜表示,这不仅提振了行业信心,也足以证明,只要有优质内容供给,观众走进影院观影的意愿依然强烈。
除了线上买票线下看电影外,通过互联网新模式新工具进行线下消费也成为了这个国庆假期消费的新亮点。据乐信旗下的“先享后付”产品买鸭公布的国庆首日线下商业交易数据显示,国庆假期成交额较五一小长假首日增长48%,客单价较五一首日增长35%。
据介绍,国庆期间(10月1日至10月7日)买鸭和卓悦汇推出美妆大牌限时满减活动,国庆首日,卓悦汇12家美妆品牌在买鸭带动下,交易额同比增幅达到45%。此外,在国庆假期前广州天河万菱汇也宣布接入买鸭,商圈内gaga、全棉时代、NEW BALANCE、太平鸟、调香室等近40家门店支持使用买鸭免息分期支付,覆盖餐饮、服饰、护理、美妆、日用等品类。
在全新的互联网消费模式的带动下,不少国潮品牌消费潜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其中在国庆首日,DISSONA相比中秋首日,销售额提高43%;kappa相比中秋首日,销售额提高30%;百丽相比中秋首日,销售额提高47%;滔搏相比中秋首日,销售额提高44%,客单价提升20%;忆莎美妆相比中秋首日,销售额提高28%,客单价提升61%。
【记者】 叶丹 周中雨 见习记者 柴亚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