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约起来,“打卡”恩平红色旅游路线!

恩平广播电视台
+ 订阅

观当下繁华光景,忆来时艰辛道路

适逢新中国72华诞

各地的红色景点迎来参观游览的热潮

恩平是粤中著名革命老区

红色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国庆假期

不妨沿着恩平红色旅游路线参观游览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红色旅游路线:鳌峰山省级森林公园→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恩平第一个党支部--天村党支部旧址→吴有恒故居→中共恩平县委旧址

鳌峰山省级森林公园

★ 鳌峰山省级森林公园是恩平目前最大的综合性公园,说到红色旅游,就不得不提其中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和三老亭。

★ 恩平革命烈士纪念碑是为了纪念在1927年恩平农民起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建。此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由碑坛、碑座、碑阳三部份组成。通高约15米,碑坛四周有栏杆,碑阳略呈梯形,有刘田夫题写“恩平革命烈士纪念碑”九个隶书大字。整座建筑由花岗岩石块砌成,庄严肃穆,雄伟壮观。

★ 三老亭是为了纪念冯燊、禤荣(原名禤全光)和吴有恒三位恩平籍革命前辈而建造的,于1997年9月30日落成。占地面积3700平方米,由英雄广场、牌坊、信仰道、纪念亭、念先园以及后廊等组成,采用中国传统格调,结合地形进行平面和空间布局,错落有致,相互呼应。亭子碑文刻有“三老”事迹,每逢节假日不少党员群众来此祭奠先烈英灵,缅怀英雄功绩。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旧址

★ 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司令部驻地旧址位于大田镇朗底革命老区,原址是励英学校,建于1929年,整座建筑以泥土、沙石为材料,砖木结构,面积384平方米,楼高5.4米。旧址是广东省首批红色革命遗址江门三个示范点之一,为恩平县文物保护单位、江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江门市党员教育基地和江门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江门市青少年红色教育基地以及江门市人文社会科学普及基地。

★ 走进司令部驻地旧址,里面的展画、展品,诉说着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1945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解放军集结在恩平朗底圩整编,部队司令部及所属部分机关驻扎在励英学校,中共粤中区特委书记罗范群兼政委,副书记刘田夫兼政治部主任。在此期间,粤中地委和部队司令部召开了团级、地方党组织县以上干部代表会议。

恩平第一个党支部——

天村党支部旧址

★ 恩平第一个党支部——天村党支部旧址位于圣堂镇水塘村委会天村东闸阁楼,1981年重修,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恩平第一个党支部”几个大字表明了这栋建筑在恩平党史上的特殊地位。大字下面是一面鲜红的党旗和入党誓词。阁楼旁边的围墙上,简要介绍了天村第一党支部建立的历史,以及恩平县党委发展史。

★ 1928年初夏,恩平第一个中共党员冯燊在家乡天村建立了恩平第一个党支部——天村党支部,在恩平革命史和党建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恩平人民宝贵的红色资源和精神财富。天村党支部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培养了大批的革命干部,带领恩平地区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发挥了战斗堡垒的作用,使革命星火在恩平点燃。

吴有恒故居

★ 吴有恒故居,建于1905年, 初时 用作私塾,是具有近代岭南民居典型特色的楼阁式建筑。四周建有围墙,院内建有花果园、池塘等。故居包括两座建筑,中间建有廊部连接。前楼为“因树书屋”,后楼楼高五层,砖石、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碉楼。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成为粤中游击战争重要指挥基地和恩平县人民政府驻地,是抗日根据地和恩平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今年6月至7月,吴有恒故居动工修缮,对故居建筑物进行保护性的维修。现已修缮完毕,正式对外开放预约参观,想去参观的市民朋友可拨打电话7691188进行预约。

中共恩平县委旧址

★ 中共恩平县委旧址(郑锦波故居)是抗日战争的根据地,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建于1912年,2006年按原貌再次重修。故居室内为一厅二廊布局。整栋建筑硬山顶、龙船脊。故居对研究恩平革命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是我市难得的整体保存完整的红色革命遗址,也是恩平人民参与革命斗争的重要见证。

★ 郑锦波故居是恩平党史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可以说是一本浓缩版的恩平党史和恩平县志。在这里你可以重温那段血与火交融的历史,了解革命前辈坚定信念、坚守初心、矢志为民的感人故事。

一段历史,一种精神

红色旅游

既可以观光赏景又可以走进革命历史

看风景,了解恩平红色文化的足迹

一举两得!

您,准备出发了吗?

来源:恩平市融媒体中心(恩平广播电视台)

记者、编辑/陈卓锋

运营:恩平市融媒体中心(恩平广播电视台)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