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造”国产新材料助力高端装备走向轻量化、小型化

南方+ 记者

“一代材料,一代装备。”材料是工业大厦的重要基础支撑,新材料的应用往往伴随着整个工业能力的转型升级。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除了展出的各式“高精尖”装备外,新型复合材料应用的最新动态也备受关注。尤其是在关键材料和核心部件上,随着国内新材料研发生产能力的提升,国产化自主供应链正在逐渐完善,不断向形成完整闭环迈进。

在中国航展上,凯利得展出的产品吸引观众的注意。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在本届航展上,来自东道主的一家参展本土企业——珠海凯利得新材料有限公司就是踏入这一领域的民营企业代表之一。其主打的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可为高端装备的轻量化、小型化提供解决方案。

“自2016年落户珠海金湾以来,这已是第三次参加中国航展,这也是我们把新材料应用到产业化过程中一个很好的展示交流平台。”珠海凯利得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楠表示。而在展位上,用于高功率电子元器件、传动机构部件等领域的新型复合材料也逐一陈列,给观众展示了国内当前新材料应用的前沿动向。

这是凯利得第三次参加中国航展。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从全球视角观察,欧美国家已将以铝碳化硅为代表的金属基复合材料大量运用于军民领域, 掌握了相关新材料关键技术。像铝碳化硅在大量关键零部件方面,如封装及热控元件、惯性导航零件、光机仪表类零件等已发展成为行业内唯一成熟的新材料。在当前国际贸易市场合作与竞争共存的情况下,核心技术的保留使其长期占有主动权。下游企业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原材料“断供”风险。随着新材料在各行业的国产化更新换代持续推动,以新能源汽车、航天航空和军工、高铁及智能电网为代表的领域对以铝碳化硅为主的金属基复合材料的需求,将催生出每年千亿级规模的市场。

“珠海造”新材料助力高端装备走向“轻量化、小型化”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在赵楠看来,新材料应用曾走过漫长的追赶路程,如今通过数十年的积累,我国新材料应用已基本解决了与西方国家存在的技术代差的问题,成为当前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以凯利得主要研究的方向为例,其新型复合材料产品结合了金属、陶瓷两者的优势,有效平衡了材料在“硬度”“韧度”之间的关系,具有更优性能,未来将有望大量替代传统材料。

“单一的金属或陶瓷材料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科技发展的需求,在新需求的不断驱使下,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应运而生。”赵楠介绍,铝基陶瓷复合材料具有比模量高、密度小、成本低等综合优势,是金属基陶瓷复合材料的重要品类,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已初步实现工业化生产。

凯利得在中国航展上展出的产品。  南方+ 关铭荣 拍摄

2016年,珠海凯利得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其科研生产基地设立于此。该企业也是新材料领域少有的民营企业。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集成中高体分铝碳化硅材料设计、材料制造和关键成型设备设计制造于一身的高新技术企业。

据介绍,当前该公司已开发了多种铝碳化硅复合材料产品,拥有2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4项。铝碳化硅复合材料属于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以铝合金为基体,以碳化硅陶瓷颗粒作为增强相。铝碳化硅拥有高导热、低密度、高比刚度、低热膨胀系数等诸多优势,在航天航空、高功率电子元器件散热封装、光学器件、耐磨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代表,预计2030年后国内电动车IGBT基板市场需求可达300亿元/年。同时,铝碳化硅复合材料凭借其显著的耐磨和轻量化优势,在刹车零件方向也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预计未来两年到三年,公司将可形成30亿产值的产业规模,并在未来10年发展成为国内主流涵盖从研发到产业化全流程的公司。”赵楠介绍。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董谦君



编辑 文秋仪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