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开始了,这八个实用健康攻略建议收藏

广东中医药
+ 订阅

国庆节,有人远行出游、有人归家聚会,有人自驾游、有人躺着过,不论怎样,这都会是一个充实的小长假。

当然,假期来了谁都开心,但就怕:吃撑了,难受!旅途坐久了,腰疼!视频看久了,眼睛不适!面对这些假期小状况,你最好学会做自己的家庭医生!

国庆假期

快速解除不适,可以这么做

1、疲劳:揉足三里

无论回家或是旅行,一路奔波就很容易疲劳,还难以缓解。给你推荐一穴位:足三里,能帮助你抗疲劳。

方法:站位弯腰,同侧手虎口围住髌骨上外缘,其余4指向下,中指指尖处就是足三里。一天3次揉按足三里,以局部酸胀为度,每次按30下,一天总计90下左右。

2、颈痛:衣服变靠枕

出行要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有些交通工具靠在椅子上脖子悬空,腰椎用劲,长时间保持这样的姿势颈肩和腰会有僵硬的不适感。

怎么办?最好带个U型护颈枕或靠垫。若你没有相应的设备,那么可以把自己的厚外套卷成圆柱状,然后围到颈后,这样,衣服就可以变成简易的颈椎枕啦。

3、吃撑:喝大麦茶

十一聚餐,难免油腻,这时候可以喝杯大麦茶。《本草纲目》中记载,大麦茶味甘、性平,可消积进食、平胃止渴、实五脏、化谷食。大麦茶具有温中和胃的作用。

4、痔疮:提肛

无论是久坐车,还是宅在家中久坐的人群,记得经常悄悄提提肛,能够有助于防治痔疮。

方法:吸气时收腹,肛门、会阴部缓慢用力上提,憋气几秒钟,呼气、放松;整个动作为一次。

5、久坐:抖一抖腿

长时间坐车,可出现下肢肿胀,医学上称为“旅行者水肿”。而且长期小空间不活动,血液淤积很容易形成血栓。

建议在狭小的空间坐1-2个小时后,要起身活动活动。

如果没有活动空间,坐着时要经常活动脚踝、小腿,比如抖一抖腿、抓一抓脚趾,通过让腿部的肌肉收缩和舒张运动,促进血液循环。也可用手从上往下进行下肢按摩,帮助血液循环。

6、眼干,手心捂眼

将两手掌搓热,两掌心凹下,用掌心罩于两眼部,此时两眼微闭。3分钟后放下手,睁开两眼,目视远方,整个过程中手心别接触眼球。紧接着看远方3分钟,再看手掌1-2分钟,然后再看远方。这样远近交换几次,也可以有效消除眼疲劳。

7、喝酒,先吃主食

聚会要喝酒?请记得“小酒怡情,大酒伤身”。

建议:饮酒前,要及时进食一些主食;饮酒中,吃一些牛肉、烧鸡、鱼以及其他动物性食品和大豆制品等。

8、晕车,橘子皮,内关穴

晕车的朋友出行前记得带上几个橘子。乘车前1小时,将新鲜橘皮表面朝外,向内对折,然后对准两鼻孔用手指挤压,皮中便会喷射出带芳香味的油雾。

这些油雾可反复吸入十余次,途中也可随时吸闻,对防止晕车有很好的效果!

急救七法

假期最怕什么?当然是突发疾病,不论是在家里蹲,还是外出,健康永远都应该排在第一位!为了一个平安祥和的小长假,这些急救知识,您必须掌握。

1、晕倒昏厥

千万不要随意搬动,立即呼叫周围的人帮忙拨打120,如有可能,尽可能获取周围的AED设备。

轻拍患者并大声呼唤,如果呼唤没有反应,立即检查心跳(颈动脉搏动)和观察呼吸是否异常。

如果判断心跳停止,应该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心脏按摩)急救,同时请周围的人将患者头后仰,下颌上抬,保证呼吸道通畅。

2、关节扭伤

关节不慎扭伤后,切忌立即搓揉按摩,应马上用冷水或冰块冷敷15分钟,然后用手帕或绷带扎紧扭伤部位,及时送医。

暂时没有条件就医的,也可就地取材用活血、散瘀、消肿的外敷包扎,争取及早康复。

3、心源性哮喘

奔波劳累,常会使有基础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诱发或加重心源性哮喘(急性左心衰)。

这时病人应首先采取半坐卧位,并尽可能减少饮水,建议家人或朋友拨打120,让患者就近急诊治疗。

4、心绞痛

有心绞痛病史的患者,出外游玩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

如发生心绞痛后,首先要坐起来,不可搬动,并迅速给予硝酸甘油含于舌下,以缓解病情。必要时就近急诊就诊,排除心肌梗死等严重情况。

5、急性腹痛

旅行的意义就是逛吃逛吃,但摄入过多高脂、高蛋白食物,或过量饮酒,都可能诱发肠胃疾病。

因此,大家一定要记得,发病后,应停止饮水和进食,就近急诊就诊,明确病因,尽早治疗。

6、急性肠胃炎

旅途中或因饮水不洁,极易引起各种肠道疾病。应立即将病人送附近医院诊治,并将其吐、泻物按防疫要求进行消毒处理,以防传播扩散。■

【来源:养生中国】

推荐阅读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