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音︱八旬老人脊柱骨折,微创手术次日下床

暨大附一潮汕医院
+ 订阅

数周前,80岁的郑奶奶在家干活时突然觉得腰背痛了一下,立马就停止了手头的活。原本以为休息几天就会好,可是一连好几个星期过去了,腰痛仍然不见好,一下地活动就痛得直不起腰来,十分不方便。家里人听说潮汕医院(饶平县人民医院)现在来了一批省城专家,立马就带着老人家来医院,找到罗斯敏副院长面诊。通过X线及MRI检查,罗院长发现郑奶奶的第9胸椎骨已经压扁了。这是老年人非常常见的骨质疏松性骨折,难怪会痛得那么厉害。考虑患者年龄较大,身体各项机能减退,若采取保守治疗,需要卧床2-3个月,长时间卧床对于高龄患者则存在着巨大的隐患,还会引起许多并发症,于是决定为患者实施微创手术。

MRI显示胸9椎体骨髓水肿,压缩骨折

入院后,主管床位的李炳垚医生为病人完善了手术前的检查,并介绍了一种治疗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新方法——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临床上像郑奶奶的这种情况很常见。老年人容易骨质疏松,跌坐、轻微扭伤甚至咳嗽都可能引发骨质疏松性骨折。而老年人又多有心脑血管等慢性病,难以耐受传统手术的创伤,保守治疗需要长期卧床容易引发肺炎、血管栓塞、褥疮等严重并发症。"吴文锐博士介绍,骨质疏松症一般表现为周身疼痛,无特定位置。而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会出现胸腰背或肋部疼痛,行走或床上翻身困难,影响生活及睡眠。“这种疼痛,大多服用止痛药效果不理想。最合适的方法就是微创手术,在腰上打一针,注射骨水泥,微创、安全、高效,3-5天即可出院”。

术前、术后X线片对比

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手术,郑奶奶顺利地返回了病房。当天晚上,她觉得腰已经不太痛了,在床上翻身也灵活了许多。过了一天,老阿姨便在家人帮助下下地走路了,她发现,腰部的剧痛已经奇迹般的消失了。腰不痛了,连腰杆子也觉得直起来了。出院前,家属来到医生办公室,向在场的医生护士们连声道谢,并送上了锦旗。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tebroplasty)是目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和脊柱椎体转移瘤的常见手术方式,应用十分广泛,手术方法和器械非常成熟。通过体外X线定位,局部麻醉后经皮肤将导针通过椎弓根直接置入椎体内,通过导针将骨水泥填充入椎体中。该方法不仅可以应用于常见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而且对于椎体血管瘤,溶骨性或转移性肿瘤的患者也有很好的疗效,且创伤小,一般在背部只有一到两个数毫米的切口,手术时间短(30分钟到1小时),术后即刻稳定,止痛效果好,特别适用于合并多种内科疾患的老年骨折疏松症患者,可以迅速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自托管以来,暨大附一潮汕医院骨科立足自身基础与优势,不断提升临床技术与医疗服务质量,开展多项新技术、新业务,目前骨科已常规开展这项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微创技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效果显著,风险小。

通讯员:吴文锐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