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齐聚一堂,为“侨”牌家宴建言献策!江门市召开“五邑家宴”问策会​

江门文旅
+ 订阅

9月27日,江门市召开“五邑家宴”问策会,中国饭店协会专家、旅游行业大咖和江门本土专家齐聚一堂,围绕“五邑家宴”研发与宣传等系列工作建言献策,为我市打造“侨”牌家宴,推动“美食+文化+旅游”融合,提升城市文化旅游形象和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塑造了“世界名厨之乡”等世界级名片。“五邑家宴”是粤菜师傅工程项目之一,凝结了江门五邑人的乡情和乡愁,是提升江门粤菜文化品牌和促进“美食+文化+旅游”融合的重要举措。

问策会主要针对“五邑家宴”蕴藏的人文精神、家宴菜谱及宣传推广工作进行了讨论。“五邑家宴”以中华文化为母体,以岭南文化为底色,以侨乡文化为特色,不仅是一道家乡美食,更蕴藏着江门侨乡以及海内外华侨华人的人文精神。

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广州市饮食行业商会会长、广州市耀华饮食集团董事长区又生表示,目前,我们首先要将五邑家宴办好,为江门争光。五邑家宴对江门“世界名厨之乡”具有很好的宣传作用,五邑家宴建议分两个层次,既要有高档的菜品代表五邑菜的标杆和高度,又要有适合大众化推广的家常菜式。其次,五邑家宴是否能成功,重在推广。我们要把江门地道的原材料和五邑菜推广开来,让本地的农民和企业从中受益,向全世界传播侨乡菜式,宣传五邑名厨。

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广东省烹饪协会会长、广州白天鹅宾馆副总经理余立富表示,现在餐饮已经走向精致化,更加注重色香味形器等全方位的呈现。建议着重在六个方面进行完善,打造五邑家宴整体品质。

一是要重视菜品呈现,打造精致餐饮,强调色香味形器的呈现并有艺术感;二是通过文化包装,充分挖掘家宴背后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等,使菜品包装和文化内涵体现得更好;三是重视菜品服务形式,服务展示就是反映五邑历史文化、人文风俗,服务过程中有所呈现,才能有效提升宴会气氛;四是注重菜单烹制方式,烹饪方式需多样式,要注意各种烹制方式浓淡结合,科学合理搭配,既有地方特色,也要考虑烹制方法;五是分量的考虑,需恰到好处;六是饮品搭配,要充分考虑提供五邑特色饮品和菜品进行搭配。

旅游策划专家、旅游文学作家、江门市旅游发展战略顾问武旭峰表示,打造江门家宴,首先要做好定位和文化包装,解决五邑家宴是什么、吃什么、说什么的问题。

五邑家宴的研发要做好定位和文化包装,建议五邑家宴以五邑史诗为线索,从历史、地域等方面挖掘五邑家宴蕴涵的侨乡人文精神。我觉得五邑家宴概括起来有五个“吃”:

一是吃出蕴涵,体现江门精神。天地人和,中和精神,家和万事兴,充分体现中和文化。五邑家宴主题“和”提炼得很好,我们要通过宣传视频、家宴出品去体现“崖山之后大中华”的“和”文化,宣传和平、和美、和顺、和善、和好的“中和精神”,体现五邑人至忠、至善、至孝、至诚的美德。

二是吃出气派,体现五邑史诗。江门的美食文化可以追溯到宋朝,古井烧鹅就是利用宋朝宫廷秘方所制,皮脆汁多、肉香甘甜,其背后有如崖门海战、皇族村传奇等不少故事。五邑家宴“从海内到海外,从古代到近代,从皇家到平民,从山珍到水怪”,体现出不凡气度。

三是吃出文脉,体现冈州画卷;五邑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地名之一是冈州,五邑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名宦之一是丁积,江门历史上最有影响的饮宴是“乡饮大宾”。丁积是陈白沙的弟子,是明代成化年间新会知县,他在江门做官期间,移风易俗,每年宴请乡贤,有诸多唱和轶事。明代成化年间距今500多年,我们可从中找出“家宴”的历史渊源。此外,我们可以从陈白沙的诗词里寻找有关饮食文化的历史记载。

四是吃出音韵,体现岭南神曲。餐饮需要仪式感,还需调动“五感”,特别是听觉,吃出音韵来:我们弹奏演唱粤曲,是红线女的音韵,我们唱的咸水歌,是五邑的调子;在吃的同时,眼睛、耳朵都需要同时得到享受。

五是吃出特色,体现乡土味道。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有大餐,不一定都是大餐,可以设计精装、平装两个版本,可高可低,但无论高低,均要吃出特色,也就是五邑的乡土特点,一些“土著”原料、民间菜肴,也要让它登上大雅之堂。

城市旅游和景区营销专家、江门市旅游发展战略顾问郑泽国表示,江门作为世界名厨之乡,是无与伦比的,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江门有好的基础。

一是在营销角度需要提升五邑家宴人文精神,做到深入浅出。五邑家宴宜对标孔府家宴,在文化高度、在“礼”字上做文章。

二是五邑家宴从文化的角度浓缩一个词“和”就已经成功了。个人非常认可“和”文化,而侨乡文化和华侨文化都体现“和”文化,陈白沙文化也体现“和”的思想,“和”很重要。

三是在宣传推广方面建议采用“天地人和,中和位育;推己及人,和而不同”这四句话,更容易被人记住,更有利于传播宣传。

江门餐饮行业协会会长吴秉楼表示,五邑家宴需集七家(四市三区)之长,同时要注重如何用器皿点缀家宴,正所谓“味美不如器美”。五邑家宴的制作对厨师的要求高,本土厨师对本地食材的了解、把控比较准确,建议更多发挥本土厨师的作用。

江门市烹饪协会会长梁少华表示,五邑菜根基在粤菜,菜的烹饪技巧和烹饪方法重要,五邑家宴需结合多种形式的烹调方式,做出更大的特色,在原材料的选择上,建议选择如杜阮凉瓜、台山黄油蟹等地标美食。建议把五邑菜提升为华侨菜,把华侨菜作为一个系列菜,重在打好“侨”牌,在“侨”字上做文章。

江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邝积康表示,江门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名扬四海,很有必要打造好“五邑家宴”,用“五邑家宴”来凝聚民心侨心,团结海内外侨胞,团结所有关心关注江门五邑的人士,共同推进江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与会人员表示,专家们给予“五邑家宴”的研发深刻的启迪和帮助。接下来,我市将综合统筹并吸纳专家们中肯的意见,加快“五邑家宴”研发和宣传工作。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