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青会主场馆不规则的外观设计,犹如“飞舞的浪花”。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玻璃幕墙体育馆现代感十足。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傍晚时分,亮灯的亚青会主场馆流光溢彩。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可容纳22000名观众的体育场按国际赛事标准建设。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体育馆可容纳8000名观众。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体育馆内装修一新。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9月的汕头,天气晴好,蓝天白云成了日常“标配”。走在有“最美环岛公路”之称的南澳岛环岛路上,除了一路享受阳光海景,往西望还能清晰看到对岸一座形似银白色浪花的建筑群。
名如其形。这座建筑群有一个浪漫的名字,叫“飞舞的浪花”。它是第三届亚青会主场馆,也是汕头目前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体育场馆。
2019年3月,汕头获得2021年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举办权,亚青会正式进入“汕头时间”。同年7月底,亚青会主场馆项目启动建设,建筑面积14.64万平方米,总投资17.46亿元。
汕头向海而生,因海而兴,亚青会主场馆就选址汕头东海岸新城塔岗围片区。在这片围海而成的土地,打造一座2.2万个座位的体育场、一座8000个座位的体育馆和训练馆以及其他配套设施,将承办汕头亚青会开幕式,并承担田径、体操2个大项的比赛和训练任务,赛后作为汕头大学的体育设施。
在外观设计上,亚青会主场馆也融入了“勇立潮头,大浪淘沙”的设计理念,建筑造型结合汕头的滨海地域特色,将海洋浪花、沙滩元素引入场地及建筑形态。而金属屋面“飞舞的浪花”造型,寓意“浪刷层岩,青春悦动”,整体展现汕头海洋文化特色。
经过20多个月的日夜兼程,如今,这座恢宏大气的体育场馆已屹立在东海岸大道旁,静候第三届亚青会的到来。
而场馆的北面,汕头亚青会运动员村也已准备就绪。项目由10栋主要单体建筑和3座食堂组成,建筑面积15.34万平方米,总投资10.04亿元。建设包括学生宿舍、食堂等,提供3500间房、3000人就餐。赛事期间,将作为各国运动员和随队官员的居住地,赛后将作为汕头大学东校区的生活区。
据了解,第三届亚青会比赛共设18个大项161个小项。按照规范、标准、高效、节俭、廉洁的原则,包括亚青会主场馆在内的25个场馆和运动员村赛后将作为学校设施、重要文体活动、全民运动健身以及体育赛事等活动场所。
【记者】 杨立轩
【通讯员】 闫彬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