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了第四批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河源市龙川县榜上有名,成功入选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霍山风景区位于龙川县内中部,是广东七大名山之一。
龙川,素有“秦朝古县,百粤首邑”之称。自2017年启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以来,加快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打造“农业+旅游”农旅融合新业态,先后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霍山旅游风景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丰稔镇五色茶岭乡村旅游景及赤光镇绿油花果树小镇乡村旅游景点、广东省第二批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丰稔镇黄岭村等一批“农旅融合”田园观光综合体,逐步形成“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产业格局,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赤光镇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走进龙川县赤光镇大洋村源东美丽乡村产业体验园,花海、民宿、研学基地、水果采摘基地、开心亲子乐园、农作物体验园等“农旅融合”项目次第展现眼前,体验园集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于一体,优美的田园风光、有趣的亲子乐园深受市民青睐,每到周末、节假日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打卡游玩。
绿油花果树小镇。
农业是赤光镇的传统产业,近年来,该镇充分利用生态优势,积极探索以产业兴旺撬动乡村振兴的思路,与省级农业龙头企业——龙川绿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建设绿油花果树小镇,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据悉,绿油花果树小镇分两期建设。第一期为源东美丽乡村产业体验园,体验园位于“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大洋村,规划建设“三园七区一花海”的空间结构,集观光旅游、休闲采摘为一体。体验园总投资约2000万元,已建设恋恋花海的婚纱摄影基地、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高品质葡萄、草莓、释迦、龙眼水果采摘基地、开心亲子乐园、农作物体验园、初心山庄、风情名宿等,带动区域农业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游客在绿油花果树小镇游玩。
第二期为广东龙川绿油农业油茶特色田园综合体,位于赤光浮下村,规划建设“五区、四园、一带、一廊、一基地”的空间结构布局,打造集休闲养生、生态旅游与油茶林为一体的旅游项目。项目建设规划3000亩油茶标准化种植基地、500亩茶花观赏区、500亩野果园、200亩百果园、50亩油茶育苗基地、康养中心、自行车绿道、CS实战区、拓展基地、酒店会议中心、客家文化博物馆、美食街、景观主题大道等。
叶定科是大洋村的村民,长期在家务农,近年来看到村里农旅产业一天天红火起来,他看准时机,把自家的五亩耕地租给花果树小镇运营方。“我同时还在果场里面做工,一个月能赚到三千多块钱,比以前务农轻松多了,钱也赚多了。”叶定科说。
大洋村党总支书记叶自富介绍,花果树小镇项目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19万元收入,每月为群众带来2500元到3500元的就业收入,目前村里在家的、能够有劳力的人员全部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五色茶岭景区为村民提供170多个工作岗位
驾车从广龙高速丰稔收费站驶出,向西进入236国道,不用十分钟车程来到位于龙川县丰稔镇丰稔村的国家级3A景区——五色茶岭,景区依山而建,环境优美、绿植丰富、空气清新,行走在景区当中,可依次看到客俗雕塑园、植物科普园、百果园、欢乐谷等主题的研学景点。
五色茶岭景区。
景区负责人罗铭辉介绍,五色茶岭景区打造融合广东中小学教育研学基地、乡村旅游度假基地及农业示范基地等复合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产业一体化基地。景区以农业产业为依托,拓展产业链上下游,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产业,促进三产融合,拉动区域乡村振兴建设和全域旅游发展,实现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带动。自去年10月份对外开放以来,每到节假日景区的客流量都是饱和状态,农业研学的特色吸引着来自深圳、惠州、东莞、广州等大湾区城市的游客。
五色茶岭景区花海。
五色茶岭景区的快速发展,带动丰稔村的旅游业走上快车道,该景区不仅为周边村民提供了170多个工作岗位,此外在景区的带动下,丰稔村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乡村环境“颜值”,村里的民宿、农家乐也逐渐多了起来,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了“旅游饭”,贫困村变成了网红村。唐龙是五色茶岭景区的研学导游师,2017年大学毕业他就回到家乡工作,在他看来,在家门口就有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是一件幸运的事。在景区内,500多亩的水果种植基地种植了16种当地特色水果,每到水果丰收季节,一批批特色水果销往大湾区城市,带动当地村民增收致富。“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打响村里的旅游品牌,完善各项旅游配套设施,壮大我们村的旅游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丰稔村党支部书记骆添胜说。
黄岭村2020年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达592万元
与五色茶岭景区相距不远的黄岭村是中国传统村落、广东省古村落、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作为龙川县乡村振兴省级示范片主体村之一,近年来,黄岭村同样以农旅融合的方式,助力乡村振兴,该村通过乡村振兴的巩固发展和黄岭村文化遗产的挖掘利用,以及配套旅游设施的不断完善,村旅游业平稳增长,年游客接待量与年旅游收入均稳步提升。
黄岭村旅游导览图。
黄岭村始建于明朝,兴盛于清末民初,素有“文化之乡,秀才之乡”的美誉。村中至今保存许多文物古迹,现存古民居100多座,另外还有祠堂、碉楼、古桥和古榕等。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其中民间舞蹈“打马灯”于 2007 年入选河源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单,“舞狮”于2008 年入选河源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几年的村庄建设,黄岭村的基础设施和村庄的面貌初见成效,村内古建筑和客家文化遗产保存完好,山水田园综合体特色鲜明,主题突出,丰富了游客们的休闲娱乐,也为乡村旅游带来无限希望和生机。其中,黄岭农艺种植的九品香水莲依靠较强的生产经营管理能力,社会经济效益明显,该项目年收益逾500万,形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综合辐射带动效应。
黄岭村特色景点水谦楼内部。
2020年黄岭村旅游综合收入592万元,占全村经济年收入20%;旅游从业人数230人,全村就业总人数11%,旅游从业人员人均年收入60000元,村民人均从旅游业中获得年收入5000元。在2020 年河源市第二届乡村文旅融合创新大赛中,黄岭村荣获“乡村旅游带动创新奖”。随着近年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的不断完善和提升,该村抢抓机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村内的公共服务设施为载体,以村民为主体,建成民俗浓厚,特色鲜明的黄岭古村体验地、黄岭集市、益农信息社、文化广场、孝廉文化基地、叶氏祠堂等体验点。如今,黄岭村年接待游客数量正逐年攀升,已经逐渐形成了创建乡村旅游示范村的品牌,逐步发展成为丰稔镇乡村旅游的翘楚。
【全媒体记者】黄敏立
【通讯员】曾祥太
【策划/统筹】蒋才虎 陈旭春 曾祥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