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至。
芦荻轻飞,蝉噤荷残。从这日起,热气渐退,寒气渐生,南方秋意渐浓,气爽风凉。
寒露一到秋已深,最是吃蟹好时节。此时令的蟹,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古诗云:九月团脐十月尖,持螯饮酒菊花天。吃蟹、饮酒、赏菊可谓寒露时节一大乐事。
如此乐事,怎样吃最合适?今期“廿四学堂”请来禅城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主任医师王福泉,为大家解锁吃蟹的正确姿势>>
螃蟹富含蛋白质、氨基酸、钙、铁、锌、钾、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E等,具有促进身体排泄毒素、保护黏膜上皮组织、软化血管、抗衰老、提高免疫力、防癌抗癌等功效。中医认为,螃蟹性寒、味咸,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补骨填髓、养筋接骨、活血祛痰、利湿退黄的功效,对于治疗瘀血损伤、黄疸、腰腿酸痛等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螃蟹核心功效:提高免疫,养筋活血,清热解毒。
1.提高免疫。螃蟹中丰富的蛋白质和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如氨基酸、钙、铁、硒、锌、钾、维生素A、B族维生素等,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有助于促进人体组织细胞的修复与合成,提高免疫功能。
2.养筋活血。螃蟹有养筋活血、通经络、补骨添髓的功效。对于损伤、淤血、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疗效果。特别适合跌打损伤、骨折淤肿之人食用。
3.清热解毒。螃蟹有清热解毒、补骨添髓、养筋活血、通经络、利肢节、续绝伤、滋肝阴、充胃液之功效。对于淤血、损伤、黄疸、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一定的食疗效果。
4.促进伤口愈合。螃蟹中的优质蛋白中含有氨基酸,可增加淋巴细胞免疫力,能够抗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5.防癌抗癌。螃蟹中含有大量的硒,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并起到防癌、抗癌的功效。
菊花黄,蟹肉壮。在寒露到来之际,“廿四学堂”送上一份佛山吃蟹地图,赶快Mark住,去尝秋天的第一口鲜吧!
螃蟹味鲜,营养虽好却不宜贪吃。哪一类人群不宜食用,怎么吃才健康?以下这几点要记牢!
1.消化道炎症、腹泻、过敏体质者不宜食用。
2.高尿酸、痛风人群少食,螃蟹中含有嘌呤和甘酸两种成分,会在血液中产生过多的尿酸,可能会诱发痛风。
3.醉蟹、未熟透的蟹不宜食用。
4.死蟹不能吃,当螃蟹垂死或已死时,体内蛋白质会分解并产生有毒物质组胺,即使煮熟了,这种毒素也不易被破坏。
5.螃蟹四种东西不能吃,蟹肠存有污物,蟹胃存有腐蚀物质,蟹缌不清洁,蟹心含有一定毒素。
6.螃蟹性凉,宜配合性温热的生姜同食,有助于消化。
7.食蟹宜搭配酒类:
白葡萄酒、干白:有杀菌作用,口味清爽,白葡萄酒的酸味可以唤醒味蕾,让人产生愉悦清爽的口感。
红葡萄酒:红酒的单宁与蟹肉产生的化学反应,容易去除蟹肉的腥味。
白酒:脾胃虚寒人群吃螃蟹易腹痛腹泻,配上活血驱寒的白酒可以减轻或消除这些不适的感觉。
黄酒:有提味的作用,其中酒精能除腥,甜味可以增鲜。
【策划】陈禧彤 杨晖桃
【文案】陈禧彤 王虹丹
【制图】严经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