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四年前的那场谈话,全国冠军领奖台上,很可能不会有梁建豪。
在刚刚闭幕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上,来自佛山南海的梁建豪,与队友一起夺得男子佩剑团体金牌。此外,南海输送的全运会冠军还有马术选手黄丽兴、谭志勤和九江龙舟队,他们在全运会上大放异彩,共获得8枚金牌。
金牌背后,他们经过了哪些洗礼和蜕变?近日,记者联系到他们在基层体校的教练和九江龙舟队的领队,探寻他们的励志故事。
为这些全运会南海冠军点赞!(可多选) 男子佩剑团体金牌获得者 梁建豪 盛装舞步团体金牌获得者 黄丽兴 盛装舞步团体金牌获得者 谭志勤 龙舟赛事6个项目“大满贯”获得者 九江龙舟队 提交
◎男子佩剑团体金牌
梁建豪:一场深夜谈话“激”出的冠军
梁建豪1996年出生在南海西樵镇。还在上小学的他,就被南海体校击剑队的邝耀荣教练相中。“他的速度、力量、爆发力和协调性在同批学员里不算突出,但这孩子有股劲。”
邝耀荣教练与梁建豪合影。受访者供图
2007年10月,梁建豪进入南海体校,跟着邝耀荣学习击剑的步法、弓步。“2008年他就被佛山市体校看中,但我觉得他基本功还不够扎实就没让他去,毕竟稳扎稳打才能走得更长远。”邝耀荣记得,从那以后梁建豪比以前更加努力。
有天深夜,邝耀荣看到训练房还亮着灯,心生疑惑:他已经是最后一个离开训练房的了,把所有灯也都熄灭了,怎么还会亮灯?走近一看才发现,梁建豪一个人在训练房里认真练习。
“我问他怎么还在练,他说训练时专项能力老是输给师兄,想超过他们。”邝耀荣回忆道,那时候梁建豪才12岁,经常利用空闲时间练习。
后来,凭着过人的努力和这股不服输的劲,梁建豪2009年如愿进入佛山市体校,由省比赛的前八名一步步走到省比赛的冠军,又慢慢在全国比赛中崭露头角,并于2016年入选国家队。
梁建豪在比赛中庆祝得分。受访者供图
一路走来,梁建豪一帆风顺,他对2017年的全运会充满信心。没想到,最后个人和团体成绩都失利,他的心情一下跌入谷底,当即就跟邝耀荣说:“我不适合练击剑,想放弃。”
邝耀荣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如果那时候不劝服他坚持下来,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冠军了。”邝耀荣帮梁建豪找回初心,“我就问他,你还记得当时你刚进体校,我问你们想不想拿冠军,你那么大声地说想,今天如果你放弃了,这么多年的努力就白费了,甘心吗?”
听完教练的话,梁建豪很快从失利阴影中走出来,并投身更严格的训练,备战下一届全运会。终于,今年9月17日,他站上了冠军领奖台。
◎盛装舞步团体金牌
36岁黄丽兴:“不拿冠军不退役!”
9月16日,36岁的黄丽兴获得全运会盛装舞步团体金牌,这一刻她等了很多年。
马背上的黄丽兴,英姿飒爽。受访者供图
黄丽兴11岁左右进入南海体校,那时候马术还是个很少人接触的新项目,所以一开始她只是跟着教练庞熙玲练习篮球。“那时候我们只是基层训练,练篮球能全面发展身体素质,对她们以后转到别的项目也有利。”庞熙玲说。
在教练庞熙玲眼中,黄丽兴的身体素质和耐力比较突出,学习能力也很强,“教她东西很快就能上手。”
最让庞熙玲印象深刻的,是黄丽兴身上的那股敢拼的劲,“她在篮球对抗时,尤其是抢球,特别拼,那时候她才小学五年级,还是个小孩子,但摔了撞了从来没哭过。”
庞熙玲教练与黄丽兴合影。受访者供图
跟着庞教练训练了两年左右,黄丽兴就被省队的马术教练选中。她从14岁开始接触马术这项运动,至今已超过20年。期间,她多次代表省队参加各种大型比赛。为了使自身的技术更加精湛,她还积极前往海外研修、参加培训。
“她六七年前加入现在这个固定的比赛团体,这几年才开始取得成绩,此前一直默默无闻。”眼看着黄丽兴年龄日益增加,庞熙玲担心她身体吃不消,曾劝过她退役,但黄丽兴一直不甘心,“没拿到冠军我不退!”
因为这份坚持和努力,黄丽兴克服年龄增长、伤病等一切困难,在第十四届全运会赛场上展示高竞技状态,最终和队员一起夺得金牌。
◎盛装舞步团体金牌
40岁谭志勤:启蒙教练曾为他“十顾茅庐”
40岁的谭志勤,和黄丽兴一起获得了全运会盛装舞步团体金牌。
谭志勤9岁就进入南海体校,那时候他的基础训练是游泳。由于不太适应环境,没练多久便回了家。
为了把谭志勤“劝”回来,教练麦耀坤三番五次跑到他家。“人家是三顾茅庐,我去了十多次。”麦耀坤笑着说,“我觉得他是个好苗子,身高、身体素质、灵活性等等都不错。”
谭志勤庆祝2020年全国马术盛装舞步锦标赛夺冠。受访者供图
再次回到体校的谭志勤努力训练。在麦耀坤印象中,不论是跑步、游泳还是体能训练,谭志勤从不喊累。“给大家布置一样的训练量,每个人都会累,别的同学可能会有怨言,但他从不说不想练之类的话,训练对自己特别狠,每次都能认真完成。”
“他不仅特别能吃苦,人还很细腻,这对他后来学习马术很有利。”麦耀坤记得,有天晚上,大家都在参加晚修,细心的谭志勤发现有个同学突然发高烧, 连忙带他去医院看病,“等我赶过去时,他们病都看完了,我真是很感动,这孩子太细心善良了。”
麦耀坤认为,是这份细心,让谭志勤后来参加马术项目时和马匹和谐相处,走出“人马合一”的曼妙舞步,也是这份不怕苦不怕累的劲,让他在竞技体育的路上越走越远。
谭志勤骑着爱马飞奔。受访者供图
◎龙舟赛事6个项目“大满贯”
九江龙舟队:母子队、夫妻档齐上阵
今年全运会上,广东省龙舟队参赛的6个项目全部夺金,实现了“大满贯”。而最让南海人自豪的是,广东省龙舟队28名参赛队员中,有21名来自九江龙舟俱乐部。
九江镇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九江龙舟俱乐部负责人朱文权介绍,队员们今年7月23日入驻广东省船艇训练中心进行封闭式训练,每天要训练6个小时。
“他们夺冠并不意外,因为他们有这份实力。”朱文权说,在集中训练时,队员们都非常努力。近60天的高强度训练,包括体能训练、水上长距离划行、负重划行等等,哪怕每天顶着超30℃的高温天气,晚上只能睡在集装箱里,他们依然坚持,还打破了以往的记录。
九江龙舟俱乐部的队员们正在训练。受访者供图
短短60天实现“神速”突破,离不开队员们的努力拼搏和正确的训练策略。
“龙舟比赛很耗体能,所以我们平时训练一定会超量。”朱文权介绍,这次他们参加的项目有100米、200米和500米直道,但大家训练时会划1000米甚至3000米。
为什么要这么做?目的就是提升运动员的耐力和爆发力。朱文权记得,在此次全运会龙舟比赛中,他发现有支队伍的队员赛后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他们可能就是平时训练量不够,突然一下爆发,队员身体吃不消。”
有意思的是,在九江龙舟队的参赛选手中,既有20多岁的龙舟新丁,也有50多岁的大妈,还有母子组合、夫妻档。
他们彼此之间处成了朋友、亲人,像一个大家庭,不仅互相举行生日会,还有队员帮大家制作驱除疲劳的草药包、煮凉茶等等,“龙舟队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也离不开默契,大家温馨地相处正是培养了很强的默契。”
九江龙舟俱乐部的队员们正在训练。受访者供图
【南方日报记者】刘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