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顺德区贫困学子解决上学困难的问题,2017年,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荣誉会长杨国强及杨惠妍向佛山市顺德区慈善会捐助一亿元,启动了顺德慈善会·惠妍教育助学基金,这是“乡梓教育公益”最初的开端。
让每一个贫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子都能够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用知识改变命运,是惠妍教育助学基金在成立之初的愿景。五年过去了,上万名惠妍学子正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成为顺德公益领域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惠妍学子们参加志愿服务活动。顺德慈善会供图
“散居孤儿护航计划”让她圆了大学生梦
“我高中时很‘叛逆’,不爱交朋友,学习成绩也不好……”想起过去的自己,目前就读于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大二年级的小茵(化名)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但遇到惠妍中心教育助学基金之后,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2001年,小茵出生于顺德伦教一户离异家庭,家境贫困。她跟随父亲、奶奶和弟弟生活,但父亲常年患病,时常需要住院治疗。记忆中,家人总是不愿意告诉她父亲得了什么病,懂事的小茵也不会多问,回到家里只是默默地做作业、照顾父亲。那时的小茵内向孤僻,在班级里总是不爱说话,也不爱交朋友。
高二那年,父亲离开了人世。亲人的离去让小茵陷入悲伤中,看着年幼的弟弟和70多岁的奶奶,她突然觉得自己在一瞬间长大了,应该懂事了。但是面对自己的成绩和家庭环境,渴望上大学的她却产生了犹豫,不知该从何做起。所幸,惠妍教育助学基金资助的“散居孤儿护航计划”给了她及时而持续的支持。
负责跟进小茵的星宇社工工作人员潘可欣人善心热,为了提高小茵的学习成绩,她不停奔波忙碌,为小茵招募辅导老师、定期入户家访、邀请小茵参加各类活动,平时也经常问小茵在生活和学习上有没有困难、需不需要帮助。
虽然两人大部分时间都是通过手机线上沟通,但潘可欣的关心和支持,让小茵心里产生了信任,逐渐打开了紧闭的心扉。“在我眼中,这个一直关心自己的人似乎已经不只是一位社工,还是一位知我懂我的好姐妹,是一位可以倾诉的对象。”
潘可欣时常告诉她,知识改变命运,汗水背后会有回报。小茵都默默记在心里,高三的那一年,她开始更加用功地学习。经过刻苦积极的努力,班里的同学发现,小茵不仅成绩有了起色,人也变得开朗了许多,会和他们一起说说笑笑了。
通过高考,小茵顺利考上了广东理工职业技术学校,圆了成为大学生的梦想。但她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如何圆梦的,她想继续把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青苗筑梦计划”助她走上志愿服务之路
2020年暑假,小茵两次参加了由惠妍教育助学基金资助的青苗筑梦计划,分别去到广西百色、广东云浮进行三下乡志愿服务。无论是给孩子们的课堂带去乐趣,还是给老人们带去陪伴和温暖,都让小茵从内心深处感到开心和快乐,也让她在志愿服务这条路上成为了一名坚定的执行者。
从三下乡活动回来后,小茵又申请成为了“青苗课业互助计划”的课业辅导老师,为勒流两名有需要的低年级学子提供数学学科的辅导,每月提供一次线上,两次线下的课业结对辅导,期望有效提升他们的学业。
惠妍学子参加三下乡(广西站)活动。顺德慈善会供图
“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我自己重建内心,重建对人生的理解。” 在参与志愿服务的过程中,小茵发现世界上其实还有很多不幸的家庭,还有很多不幸的人在等待着帮助,这让她更加明白,其实能够全心热爱生活,也是一种幸福。
进入大学后,小茵在辅导老师的推荐下,和几位同学共同参加了一个视频创意类的创业项目,她负责拍摄环节。为了做好这个项目,她几乎废寝忘食,投入了所有的课余时间。在小茵和项目同学们的努力下,在2021年的一次互联网创业项目大赛中,该项目还顺利入围了广东省省赛,她和小组成员正在积极筹备接下来的比赛。
这些经历,让小茵深深地庆幸自己当初的努力:“以前我总是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但大学让我看见了更大的舞台和机会,也看到了自己人生更多的可能性,并为之追逐和奋斗。”
今年暑假,小茵再次参与了由惠妍基金支持的“青苗公益实践学习计划”,在伦教三洲居委会实习,主要帮助整理资料,接待来访人员等等。在她看来,这类活动实习的工作内容虽然简单,却可以帮助像她一样的贫困学子提前有了进入社会锻炼的机会,还有一定的实习补贴,非常实用且有意义。
“青苗公益实践”让他们加速成长
同样是在今年暑假,看到惠妍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发布“青苗公益实践学习计划”后,今年22岁、就读于湖南科技大学大四学生的思思(化名),立刻报名申请,在通过考核后,她成为了惠妍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名实习生。
2019年,思思父亲因病离世,家庭经济支柱轰然倒塌,一度让思思有辍学计划。但在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成为了惠妍教育助学基金的帮扶对象。有了雪中送炭的助学金,思思得以更安心地读书。通过调整心态,她陆续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校级企业模拟经营竞赛营销策划奖等诸多荣誉,进入大三后,她还担任了学院的学生会副主席,分管志愿团队。
惠妍基金资助开展青苗公益实践学习计划。顺德慈善会供图
思思学有所成之时,更想回报家乡。今年暑假,思思在惠妍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一次次工作中锻炼着自己的工作能力,比如协助同事做助学金的基础资料管理、采集学子信息、和服务项目机构进行对接等。
在顺德伦教街道的一次社区公益活动中,思思负责随行记录,她看到队伍里十几个志愿者们都是一样的年轻面孔——这些少年少女都是自愿加入志愿者队伍的惠妍学子,有的在上大学,有的还在上高中。每周他们都会来到镇街道里70岁以上的老人们家中进行开展志愿服务,比如帮助老人理发,打扫卫生,或者为老人们穿起唐装,拍摄艺术照。能够在社区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灿烂的笑容。
思思逐渐意识到惠妍教育助学基金真正在做的事情不仅仅停留在钱的层面,更是在帮助顺德学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的提供助力。“惠妍中心的伙伴们在做一件很有价值、很了不起的事情。我也想成为一个这样的人。”
新学年,已经大四的思思希望未来自己能够继续心怀善意大步向前。她也想要对每个迷茫的学子分享自己的经验:“遇到困难一定要坚强。如果可以的话,自己拨开阴霾,熬过去往前走,努力学习和成长,改变自己的生活。”
【南方日报记者】欧阳少伟
【通讯员】黄譞 刘付权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