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上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关瑞麟带队赴西区街道调研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总工会主席(候选人)范景团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等陪同。
据悉,西区街道共有7处不可移动文物,其中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一般不可移动文物4处。调研组一行实地走访了黄氏大宗祠和烟洲书院两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与相关负责人亲切交流,详细询问了解两个点位历史文化保护情况。
关瑞麟对我街道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希望我街道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本着对历史、国家、人民负责的态度来做好工作,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传承历史文脉,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调研组认真听取了西区街道、石岐街道关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情况汇报,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了两街道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一阶段的工作思路和方向。
01
黄氏大宗祠
位于中山市西区街道长洲社区西大街8号,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民国十九年(1930)、1998年重修。大宗祠整体建筑和主体构架,保留了明清两代的建筑风格,富有岭南建筑,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民间祠堂建筑的特色。1939年,中共中山一区区委会曾在此举办抗日游击干部训练班。黄氏大宗祠是中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0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02
烟洲书院
位于中山市西区街道长洲社区石台街4号,清同治十二年(1873)由乡绅黄虞臣等创建,距今已有145年的历史,是中山保存最好的古老书院之一,素有“百年书院”的美誉,2004年重修。该书院是香山县清代时期21间书院之一。书院建立之初实行黄姓子弟免费入学,一直延续到1953年,据说这是中国最早实施免费教育的学堂。抗战时期,中共长洲支部成立,以该址为活动基地,组织发动群众抗日。2000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03
黄健故居
位于中山市西区街道后山社区后山大街74号。建于1920年,建筑面积约250平方,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黄健故居内设图片展,以图片形式记载黄健及其夫人杜岚生前爱国爱乡、致力教育的事迹,以及西区长洲、后山民族英雄的革命战斗史。解放战争时期,此宅成为中共地方组织的一个工作联络点。2008年6月,被中共中山市委公布为第三批革命遗址,并认定为中共中山市委党史教育基地。2012年,西区党工委、办事处启动了黄健故居的修缮工程,2013年6月,黄健故居正式对外开放。2018年,西区党工委、办事处又对故居进行了重修。于2012年挂牌公布为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2019年被公布为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04
后山大街61号民居
位于中山市西区街道后山社区后山大街,建成于1928年,总面积约550平方米。该民居规模较大,其装饰较有特色,具有一定艺术价值。因年久失修,该民居出现门窗油漆褪色、腐朽及屋面漏雨等多处损坏情况,为加强对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已于2021月3月底完成修缮工程并通过验收。于2012年挂牌公布为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
05
长洲战时服务团团部旧址
位于中山市西区街道长洲社区松柏林大街50号,原为隐士祠,建于清代。长洲战时服务团为1937年底由中共党员黄锦棠发起成立,村中有三百多青年参加,长洲战时服务团及后来的长洲抗先队在组织长洲青年保卫乡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于2012年挂牌公布为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
06
长洲抗战烈士纪念碑
位于中山市西区街道长洲社区狮山公园内,碑文记载立于1987年秋。碑体正背面均用隶书阴刻碑文,正面为纪念长洲抗战烈士碑记及抗战烈士英名录,背面为烈士黄中坚生平简介。该纪念碑作为长洲村民踊跃参加抗战的见证,具有较高的爱国教育意义。于2012年挂牌公布为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
07
长洲石台街17号民居
位于中山市西区街道长洲社区石台街,由前座民居和后座碉楼建筑组成,建于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民居紧连后座碉楼,平面长方形,高三层,青砖砌墙,楼顶天台建有梯屋。外墙开多窗,窗上部多设“一”字形窗楣。背墙二层两侧开有长方竖形射击孔,三层左上部塑有“吉星拱照”字样。该民居体现了典型的民国时期中山华侨建筑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于2012年挂牌公布为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