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穿着警服走”,他说下辈子还要做警察。

深圳共青团
+ 订阅

“让我穿着警服走,下辈子,我还要做警察。”

生命尽头,王屑话已说不清楚。

从他反复念叨中,家人“辨认”出最后的遗愿。

今年9月1日,

获颁“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奖章第二天,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公安局局长王屑,

因胰腺癌医治无效,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终年52岁。

谈到病逝的父亲,

王屑儿子王稀说到:“警察这个职业是父亲最大的骄傲,他总说当警察最有意思,是一辈子的事。”

01

而现实中,王屑也践行着他对儿子的教诲,

终年52岁的他,已从警32年。

从片警干到刑警,从经侦做到反恐,

从业以来,王屑在安徽省安庆市、县等多地,

几乎把所有警种都干了一遍。

无论在哪个岗位,

同事对他的印象几乎一致——“拼命三郎”。

民警吴胜敏回忆,当年在王屑的带领下,

无论是打击非法集资还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这位“老警”都冲在前头。

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

王屑勇挑重担,

任安庆市公安局大数据专班负责人,

连续十几天没回家,每天休息不到3小时,

全力开展相关人员信息核查工作。

去年5月11日,

王屑履新太湖县,

“陪”着来的还有经常性的腹痛。

为了不影响工作,

在办公室、食堂甚至下乡的车上,

同事们总能撞见一边打吊针一边工作的王屑。

不少人劝他去医院检查,

却总是被他拿“等等”搪塞。

直到今年2月10日,

他才在家人的再三要求下去医院做了检查,

不幸确诊胰腺癌。

没有人知道拿到结果的那一刻,

王屑在想着什么。

第二天清晨5点,

他又从安庆家中赶回到太湖岗位上。

直到傍晚完成工作交接后,

才回到安庆办理了住院手续,

那一天是农历除夕。

病魔凶险异常,即便如此,

不少同事还是接到了——

来自病床上的工作“督办”电话,

“没想到与局长最后一次通话,还是在聊工作。”太湖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大队长黄爱球哽咽地说。

02

据王屑的同事介绍,

这位局长的手机里存了很多村民的号码,

每一位都备注了村名和所求之事,

只要是群众来电,

不管是开会还是休息,他都照接不误。

“这些村民就跟他的亲戚一样。”

儿子王稀深知原委。

原来王屑的父母都是农民,

为了供他上学,家里借钱借遍了乡亲们。

从警校毕业当上警察后,父亲勉励王屑:“你的警服是乡亲们凑来的,有出息了一定要感恩。”

上任太湖县公安局局长第二天,

王屑便带队下乡调研,

在江塘乡的村民家中,他了解到一桩“悬案”——

两年前,

当地几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好几百位村民受骗。

当天晚上,专案组便成立了。

“局长说老百姓的事就是天大的事,一刻都不能等。”江塘乡派出所所长阳前锋说道。

为了不想村民们两头跑,

王屑干脆把办公会开在了乡政府,

承诺每月至少与村民代表见一次面,

汇报工作情况。

王屑确实说到做到,

每次见面都带来好消息。

年前的第五次见面会,

警方就向村民返还损失款260余万元。

鲜有村民知道,

这背后是王屑及专案组成员“人盯人”,

从100多位借款人手中追回来的。

而在这次会面之前,

王屑身体疼痛越来越频繁,

病情也愈来愈“藏”不住。

那时江塘乡的老百姓还不知道王屑生病了,

也没有想到这会是他们的最后一面。

“得知消息,大家的心情都很沉重。”村民李祖元说,

王屑是一个为群众着想的好干部,

用生命兑现了对群众的承诺。

03

在王屑的办公桌上,

倒扣着一本《刑法一本通》,

书页停留在435页。

为了练就过硬本领,

王屑坚持每天挤出两个小时来学习。

出差、开会,他的公文包里除了笔记本,

一定还有一本法律书籍,得空就看。

王屑家里人透露,

病重期间的王屑还是不忘学习,

他总说法律在不断更新,不及时看就落伍了。

凭着这股韧劲,

王屑顺利通过——

公安机关人民警察高级执法资格考试和全国司法考试。

因为理论和实践功底扎实,

王屑入选安徽省公安厅代表队,

参加了去年12月公安部法律知识比武竞赛决赛。

在最后一道涉及跨境网络赌博的案例分析题时,

王屑承担主答拿了满分,

安徽代表队一下“反超”其他两省,

夺得了全国二等奖。

王屑因此成为公安工作中的“活法典”。

“我们做案件分析的时候,王局长几乎是出口成‘条’,各种法律熟记于心,极大地推动了工作开展。”同事们对王屑赞赏有加。

如果孜孜不倦是王局长的A面,

那么铁面无私是就是他的B面。

今年1月,

太湖公安侦办了一起开设赌场案件,

没承想其中一名违法人员正是王屑的亲戚。

正当阳前锋等办案人员有些为难的时候,

王屑叮嘱他们,一定要排除干扰,

不管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

“好警察要有铁一般的本领担当”阳前锋说,王屑总是强调这句话,因为他自己就是这么做的。

04

9月8日上午,

安徽省安庆市殡仪馆安德厅里庄严肃穆,

王屑生前的亲属、朋友、同事,

自发而来的群众一起挥泪送别王屑。

王稀和母亲悲痛万分,

这位“90后”小伙子数次哽咽,

埋怨父亲因为工作忽视家庭更忽视自己的身体。

当年已经上初一的王稀,

难得享受“爸爸来接放学”的待遇,

结果在校门口左等右等不来。

天黑才知道,由于久不着家,

王屑早忘了儿子长大的事实,

跑到原先的小学门口“望眼欲穿”去了。

长大后,在父亲的鼓励下,

王稀选择从警。

今年初,他成为安庆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的民警。

这个决定,得到了父亲的支持。

“爸,我能报名吗?”

“当然要报!警察就是要在一线办案。”

“我要像父亲一样,当个好警察。”王稀语气坚定。

单名一个“屑”字,

曾让无数同事、好友不解,

王屑自己笑道:“就是不值一提,如纸屑般的意思。”

其实,如今谁都知道,

这个名字已刻进百姓心里。

经历了4次手术,

王屑坚强地与病魔抗争着,

但这种癌症太过凶险,

把他折磨到已经脱相,

体重从之前的140斤瘦到了只有80斤。

穿了一辈子的警服,已不再合身,

包裹在警服下的除了他那瘦小的身躯,

还有那颗用生命托起,忠诚的警心,

滚烫炙热,永驻不移。

有的人,虽已逝,

但人民把他举的很高很高。

王屑局长,

一路走好!

编辑:陶铮

核校:郭小花

来源:综合整理自新华每日电讯、警方、法制日报

图源:安徽省公安厅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