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门特病种扩围工作落地见效,湛江这件民生实事已完成!

南方+ 记者

记者从湛江市医保局获悉,湛江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扩围工作已于6月完成,成为今年全市完成较早的10大民生实事之一。

今年3月,湛江市医保局印发《关于调整湛江市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定病种的通知》,将湛江市居民医保、职工医保门特病种范围分别由原来的28种、31种扩大到57种,明确了17个新增门特病种的审批、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和5个保留门特病种的准入标准和待遇有效期。参保人可享受的门特病种种类大幅增加,从新政策出台到7月底,湛江市门特病种新办理人数为23272人。

为方便群众就近申请门特病种诊断和治疗,湛江将门特病种的资格认定由医保经办机构转变为具有开展门特病种资格审核的13家定点医疗机构,并明确了门特病种的申请、审核、审批流程。同时,调整门特病种支付限额和比例,取消居民医保门特病种起付线,参保人在三类、二类、一类(含一类以下)定点医院门特检查治疗分别按60%、70%、80%比例报销;职工医保参保人在基本医疗保险范围内按照医院住院支付比例报销。

根据疫情防控形势,湛江及时调整门特病种用药量,已办理并审核通过的门特病种参保人,用药量可延长至12周,减少参保人到医疗机构配药次数。此外,办理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登记备案手续的参保人,可申请办理省内和跨省门诊医疗费用直接结算,按照门特病种支付限额和支付比例报销,减少了群众“跑腿垫资”负担。

【记者】林露

【通讯员】莫文

编辑 魏楠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