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地,美术教师,美育探讨——广州这场学术论坛活动很“美”!

南方雅荷艺术
+ 订阅

2021年9月24日下午,为进一步落实与推进广东省基础教育基地项目建设,广东省基础教育广州市高中美术教研基地项目学术论坛活动在广州市美术中学举行。本次学术论坛活动主题是“以广州市高中美术教研基地项目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由广州市教育研究院美术教研员陈玉萍老师作专题发言,并邀请了项目组成员广州市南海中学的孙茜老师和广东实验中学的刘庆老师分别结合本校实践成效作汇报分享。本次活动由项目组成员、增城区教师发展中心陈杰老师主持,全市高中美术教师在线同步观看视频直播。

▲陈杰老师主持活动

活动首先由陈玉萍老师对“如何进行广州市高中美术教研基地项目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问题”进行介绍。陈老师从“基地项目是什么?基地项目做了什么?教师发展可以怎么做?”三个方面进行了高视野、高起点、高目标的解说与指导,明确了基地建设的目标:“教研平台——以美促研、课程教学——以美育人、教师成长——以美化人、基地学校——以美培元”。并将围绕着创新教研文化机制、推动“美感课堂”新范式、创新教师审美素养提升“四元”策略、建设高水平的美育师资团队、建设特色学校基地,以点带面推动特色教研实验等方面逐步推进。从立项至今短短6个月,项目团队已为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推动工作,特别是《以美育人:中小学“美感课堂”新范式的建构与实践》已获广州市教学成果证书,立项为广州市教学成果重点培育项目。陈老师分享了今年上半年各项活动的场景照片和项目开展的文件图片,形象地为高中美术教师如何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研究提出新定位,并从教育科研新方向,美感课堂新范式,教师成长新要求、基地建设新特色等方面为老师们指明学科发展大有作为的新领域。最后,陈老师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激励各校美术教师们把握新时代、新课程、新教材改革的契机,积极投身到教学教研的改革中,勇立潮头。

▲陈玉萍老师作专题分享

接着,项目组成员、广州市南海中学的孙茜老师分享了题为《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与思考》的内容。

孙老师以教学实录的方式着重介绍了学校在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教学一些有效经验与做法,例如:如何设计学案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创设问卷来巩固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如何以学生做导师促进学生群体自主合作学习?还有通过多渠道多途径的推广学生作品的影响力等,从孙老师分享的这些富有成效的教学实录里,老师们不仅从中学习到有效的经验做法,同时也更启迪教育教学的新思维新模式。最后,孙老师还就接下来本校高中美术教学的新发展提出自己的新思考,如“美感课堂新范式”如何在已有的课堂实施中寻求进一步的创新?、“一线教师如何进一步系统的提升自己的美学素养?”“美育如何培养人?”等问题,希望与同行教师们共同探究,共同发展。

▲孙茜老师作专题分享

随后,项目组成员、广东实验中学刘庆老师以生本多样化美育的角度作《古今兼美,以美育人——广东实验中学高中部美术教育现状》专题分享。刘老师以具体的特色图例介绍了作为省级示范校对于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进行的实质、富有成效的探索。美术课程各模块全面普及在该校已经进行了十多年。学校一直紧跟国家的教育改革要求稳步推进。对如何构建美术课程教学体系、如何从美术功能室创设美的环境育人、美感课堂的教育理念育人、校园文化建设的美育活动育人等诸多方面展现出富有特色、可供参考的案例。刘老师的分享不仅充分展现了广东实验中学在推动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的实践举措与成效。而且作为美术教师和科组长,她还对自身以及艺术科组建设方面提出了检测方案和发展思考,给各区、校如何自检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大家都期待着本学期将在广东实验中学开展的高中美术教学专题研讨会。

▲刘庆老师作专题分享

活动最后,陈玉萍老师以“弄潮儿当向潮头立”对全市美术教师再次寄以深厚的期望,并对项目组成员及骨干教师提出了发展新要求,不仅要在全市推进高中美术新课程实践研究做好示范作用,同时还要积极推广与帮扶省内其他薄弱地区做经验的分享与指导。展望未来之路,迎接新的发展机遇,老师们在探索如何更好、更有效的推动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将越走越宽,至此,我们共同前行。

▲项目团队成员、高中中心组骨干合照

【记者】黄楚旋

【通讯员】余智恒

【摄影】陈杰、何定怡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