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的一大片玉米田中,青枝绿叶,果穗饱满,一派丰收景象。9月24日,全国农技中心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在这里联合举办了MC121、京科999玉米新品种示范推广田间观摩活动。
育种专家、农业相关部门代表、企业负责人、种植大户以及农技人员来到现场,玉米产业链上中下游齐聚,从品种选择、种植管理到营销推广、科企合作进行了关于优质品种的深度交流。
示范:发挥好品种抗逆优势
粮食安全与种业振兴被多次强调。解决好种子和耕地问题被列入2021年经济工作的八项重点任务之一。好的品种犹如产业发展的芯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MC121、京科999作为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代表性品种,随着近年示范推广,在大批种植户、种企中逐渐耳熟能详。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首席育种家、研究员赵久然介绍,MC121通过了三大区审定,既可机收穗也可机收粒,具有早熟、耐密、抗倒、品质好、高抗锈病等优点。京科999则被广大农户誉为“红轴大棒”,具有耐高温、产量潜力大等特性,这两个优质品种都有成为黄淮海区主导大品种的基础和潜力。
赵久然介绍品种MC121。
今年,玉米锈病席卷黄淮海地区,并且高温干旱、阴雨洪涝等多种不利天气相继出现,在这样多种逆境状况下,MC121与京科999的优良抗逆性表现突出,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和推广前景。
基层农技推广代表张永亮从2019年开始示范推广京科999。他评价,京科999在他试验种植初期就发现这个品种因穂位矮、上部叶片紧凑,以及株型合理等特点而与众不同。今年山东省锈病大爆发,京科999表现出了很好的抗病性、耐逆性、结实性。“品种好才是硬道理!我本人今年一年就示范推广了京科999近两万亩地,根据田间地头观察和农户的信息反馈,普遍评价非常好,坚定了我们种植户和经销商的信心!”张永亮说道。
赵久然介绍品种京科999。
活动中,各省种子(管理)站介绍了MC121、京科999示范情况,通过区域布局筛选最适宜的地方推广,以充分展现品种内在的价值。同时,种植大户代表介绍了种植经验,良种良法配合,实现产量突破。
据悉,全国农技中心品种区试处处长王玉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首席育种家、赵久然研究员,育种家、王元东研究员,来自山东、河北、河南、山西、江苏、安徽、北京和天津等省市种子管理或农技服务中心的各位领导和专家出席本次活动。
联合:加快产业化推广应用
随着畜牧养殖业等产业发展对玉米的刚性需求不断增加,以及玉米价格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收益和积极性进一步高涨,对玉米优良品种和优质种子的需求更加迫切。
科研单位有研发优势,企业有成果转化优势,科企两翼齐飞,联合正当时。为加速推动新品种转化,更好发挥新品种的潜在生产力,2020年9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联合德农种业、屯玉种业、顺鑫农科种业、河南现代种业、安徽丰大种业、合肥丰乐种业、北京龙耘种业等7家骨干种子企业,组建了121-999京科联合体,共同开发推广MC121、京科999等系列国审玉米新品种。
121-999京科联合体采取“1+N”玉米联合体持续发展模式,践行“企业需求、订单育种、联合开发、共拓市场”的商业化育种和产业化推广理念。启动一年以来,各联合体企业充分发挥营销网络和市场放大优势,对新品种进行了大面积示范,加快了国审玉米新品种推广应用,并推进优良品种加速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今年,丰大种业在全国玉米市场,包括内蒙地区、黄淮海地区、西北地区等地,通过销售布点、示范布点等方式对MC121、京科999进行了多点次的布点观察,发现品种适宜区域,总结品种优劣势,将品种推广最大化。
京科999
据了解,通过定向选取109个点次进行观察,MC121表现出早熟、耐密、抗倒、品质好、抗锈病等突出优点。京科999在河南、河北、山东、安徽等地近50多场品种示范会中,表现出红轴、大棒、抗锈、耐密、抗倒等特性,获得广泛认可。
品种有实力,推广有方法,各方有干劲。期待未来MC121、京科999能够为丰富农民“钱袋子”、保障国家“米袋子”发挥更大价值。
记者丨陈迎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新时代 新种业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宝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