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刷牙,为什么还要洗牙?

韶关市场监管
+ 订阅

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口腔健康

#到底该不该洗牙#

曾一度冲上热搜

很多人说

洗牙后牙缝会变大

牙齿、牙龈还会变得更敏感

真的是这样吗?

牙齿上到底有什么脏东西?

是不是一定要洗呢?

虽然大家对洗牙并不陌生

但可能还对它有很多误解

今天就来全部说清楚

↓↓↓

洗牙

到底是洗什么?

牙缝和靠近牙龈沟的位置,既能藏食物残渣,又不容易被清洁,细菌在这些地方“繁衍生息”,形成了牙菌斑。它们大多附在牙齿上,也经常藏在白色的软垢下面汲取营养。

牙菌斑完全定植在牙齿表面大约需要16个小时,所以刚开始和牙齿的结合并不牢固,如果能早晚刷牙刷到位、餐后及时用牙线清洁牙缝,大部分都可以被清除。但现实是很少有人能做到。于是唾液里的钙等,跟牙菌斑逐渐“结合”在一起,形成牙结石,牢牢地依附在了牙齿上。

这些牙结石通常是黄白色或者黄褐色,沉积在牙缝和牙龈沟附近,跟牙齿融为一体,平时很难引起人的注意。牙结石还经常出现在唾液腺出口附近。下排牙齿舌头能舔到的一侧,就是唾液分泌的出口,这就给钙离子和牙菌斑的结合增加了很多机会。牙结石一旦形成,你就别想着能自己去掉了,只能让牙医用专业器械处理。

划重点!

洗牙能有效去除牙结石

所以洗牙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啦

牙齿不疼

就不需要洗牙吗?

很多口腔疾病都是缓慢发展,刚开始往往没什么症状,患者也不够重视。

然而一旦开始感觉到牙齿不舒服了,很可能已经到了中晚期。在牙齿问题上,治晚了不仅意味着治疗金额上涨,也意味着治疗过程更加漫长而痛苦,还可能下半辈子都无法摆脱牙医。

刚开始,很多人把牙龈肿、刷牙出血等症状误以为是牙齿“上火”。但这可不是什么“上火”,很可能是牙结石、牙菌斑不断刺激牙龈造成的。

牙结石质地比较粗糙,成为了食物残渣堆积的好地方,细菌也喜欢在牙结石表面和死角里繁衍生息。牙结石还能吸收大量细菌毒素,不断刺激牙龈引起发炎。久而久之导致牙龈退缩,牙周组织被破坏,演变成引起牙齿掉落最大的凶手——牙周炎。除了口腔方面的问题,牙龈炎、牙周炎也是一种慢性炎症,而慢性炎症对人体的危害通常是全身性的。

  所以,千万别以为口腔的小炎症不碍事,一旦出现牙龈红肿、出血和口臭等症状,很可能说明牙结石正在你嘴里搞破坏了,尽快找牙医看看。

洗牙会让牙缝

越洗越大吗?

牙缝变大,是因为牙结石,与洗牙无关。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我洗牙之前没觉得自己有“牙缝”,怎么洗了个牙就发现自己牙缝变宽了呢?其实,你觉得变宽的牙缝在洗牙之前就这么宽,洗牙只是让你的牙齿露出真实面貌而已。

  洗牙的本质是除去牙结石。原本“堵”在牙缝的牙结石洗掉了,牙缝也就暴露出来。并且,由于牙龈的萎缩,有些人会感觉说话的时候牙齿跑风,还有人会感觉到牙齿敏感,这也是牙结石的原因,与洗牙本身无关。

关于洗牙

还有哪些误区?

01

洗牙能美白牙齿?

洗牙可以还原牙齿本来的亮白度、光滑度以及清洁度,但不能美白牙齿,牙齿变白最好的方式是进行超薄全瓷贴面。

02

洗牙会导致牙齿敏感?

去除牙结石使牙齿突然暴露在“久违”的环境里,会不适应,但并不是洗牙引起的敏感。洗牙后一周内应避免吃过冷过热等刺激性食物,5~7天后自然会恢复。

03

洗牙会导致牙齿松动?

牙菌斑、牙结石若不及时治疗,会发展成牙周炎,导致牙齿松动,而洗牙可以保护牙齿。

04

洗牙会伤害牙釉质?

牙釉质的硬度约是骨头的四倍左右,一般洗牙所用的器械根本伤害不到它,更何况洗牙利用的是超声波振动。

快来get

正确刷牙方法

刷牙的目的是去除牙菌斑、软垢和食物残渣。如果不清理掉牙菌斑,只要十几个小时,细菌就会开始对牙齿和牙龈造成损伤,引发蛀牙、牙龈炎、口臭等口腔问题。

现在比较公认的刷牙方法叫做

巴氏(Bass)刷牙法

戳视频

巴氏刷牙法,是一种有效去除牙菌斑的刷牙方法,被美国牙科协会等权威机构推荐。

巴氏刷牙法的要点有以下三条:

✦牙刷斜45度朝向牙龈,放在牙齿和牙龈交界处,轻轻震颤。

✦每天刷牙两次,每次最少2分钟。

✦每个牙面都要刷,最后别忘了刷舌头。

市民朋友们

除了日常好好刷牙

大家也要定期去医院

进行口腔检查哟~

愿你们笑口常开~

来源:健康中国头条、重庆市场监管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