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这位“大先生”,实力圈粉!

珠海特区教育
+ 订阅

特级教师名片

徐汝成,珠海市田家炳中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名校长培养对象,广东省第一届学生体质健康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师,珠海市先进教育工作者,珠海市首届德育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珠海市学生体育艺术联合会副主席,珠海市中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德育报》特约评论员。

“教师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徐汝成将这句话作为自己育人路上不断追求的目标。他怀着对学生的爱和对教育的热诚,积极践行“大”哲学。渐渐地,学生们被他的实际行动“圈粉”,亲切地称呼他为“大先生”。

徐汝成将“让每一个学生幸福一生”视为努力方向。

01

“大先生”和他的“小孩子”

徐汝成常常将这样一句话挂在嘴边:“我们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他认为,为人师者,立于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更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将爱的种子播撒到学生的心中。

去年冬天,强冷空气南下,一夜之间天寒地冻,家长们纷纷给孩子送来御寒衣物和被子。然而下晚自习后,徐汝成像往常一样到校门口巡查,仍看到一些御寒物品被堆放在门卫室。

“究竟是这些孩子忘了来取,还是学校没有通知到他们?”“天寒地冻的,被子不够厚,可不把孩子们冻坏?”想到这里,他立即安排人员通知学生过来领取被子。直到看着孩子们领取到御寒衣被时,脸上绽放出的笑容,徐汝成才终于放下心头大石。在寒冬中,他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到阵阵暖意。

在徐汝成以及工作人员的通知下,学生们及时领到了御寒衣被。

02

“大智慧”破解“小心结”

徐汝成认为,好的教育不只是让学生取得好成绩,更是要让他们在教育中感受到快乐。作为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教师,徐汝成曾经成功帮助13位“心困”学生扫除心中阴霾,让他们一个个成长为自由快乐、内心充盈的有志青年。

今年七月,徐汝成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一句“老师,我被深圳大学录取了”,让他想起了一个熟悉的面孔——小郑,想起了他们一起走过的一段艰辛之路。小郑从小是一位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学习成绩也特别好。然而,他却患上严重的心理障碍——“考试恐惧症”。每次考试,他就会全身冒汗、浑身发抖,学习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甚至严重地影响到正常生活。无奈,家人带他遍寻名医,最终却被诊断为抑郁症,只能进行药物治疗。

徐汝成得知小郑的情况后,马上着手建立小郑的心理档案,并制订了严密的、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首先,说服小郑的父母将孩子的身心健康放到第一位,按照他的方法一步一步成为孩子减压的朋友、伙伴。其次,徐汝成看到小郑在艺术方面的优势和特长,建议他走艺考的道路,并为他争取各种展现才艺的机会。不知不觉,缠绕着小郑的心结终于解开,重获心灵的阳光。

03

胸怀“国之大者”

心念“生之小者”

对于一名教育工作者而言,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就是“国之大者”。

近年来,关于如何让国家的教育方针在田家炳中学落地生根,徐汝成想了很多办法,如推行幸福教育并以之作为学校特色,以“生根、生长、生存”教育为着力点,打造“全员德育”体系,深入推广“对分课堂”和“明珠课堂”,全面铺开学案教学和作业分层,使“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双减”等工作在田家炳中学落地落实落具体。

田家炳中学学生赴学农基地开展生命教育主题活动。

他不但胸怀“国之大者”,还心念“生之小者”。针对部分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他带头家访了解情况,并想办法解决这些困难学生的生活费问题,如多次组织全校师生为重病学生和家长捐款支付医疗费;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动员食堂承包商每人承包几个孩子的生活费;寻找社会爱心人士结对帮扶……为了维护孩子们的自尊心,他特意要求不要宣传,只是将生活费偷偷打进他们的饭卡。

徐汝成带头进行家访。

徐汝成一直说自己离“大先生”的目标还差得远,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业绩,都是在写一篇篇的“小作文”。但是正是从这些“小作文”中,可以感受到他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这些如珍珠般的“小作文”,最后一定能汇聚成一篇立德树人的“大文章”。


来源:市教育局师资科、珠海市田家炳中学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