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步行街再掀热潮!来中山这条“复古风”街道走一走

南方+ 记者

刚刚过去的中秋假期,中山市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下称“孙文西路步行街”)人流量共计约20万人次,在这条1500米长的历史文化街区上上演了一场场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文旅活动,吸引了一众市民游客参与其中。

中山非遗展演现场,三乡木偶戏表演。  南方+ 卢子衡 拍摄

时间倒回到100年前,1921年,孙文西路步行街建立,是当时国内最早的步行街,是近代中山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孙中山先生曾经在此行医,孙中山史迹径贯穿整条街。时至今日,孙文西路步行街仍旧是中山人民和外地游客寻找城市记忆、感受城市文脉的“必打卡地”。

中秋假期期间,兴中广场上举行的向“月球”发弹幕活动。 南方+ 卢子衡 摄

中秋假期期间,兴中广场上举行的向“月球”发弹幕活动。  南方+ 卢子衡 摄

2015年,孙文西路步行街入选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当时全国只有30个街区入选,孙文西路步行街是广东省唯一入选街区,这一重量级荣誉的加持也肯定了这条百年老街的历史价值。

在众多商业中心拔地而起的现代,孙文西路步行街如何找准定位、保持吸引力是一个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为此,中山市做出了不少努力。

孙文西路步行街的特色之一是其颇具韵味的古建筑群,行走在这些建立于清朝末年、民国时期的南洋风格建筑群中,步行街往日的荣光依稀可见。为保护这一历史建筑群,1995年中山市政府结合旧城改造,从1997年起分两期对孙文西路进行施工改造,1998年9月19日全面竣工。

孙文西路步行街两侧的低层建筑风格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欧式殖民地风格建筑与岭南骑楼建筑的混和,建筑学上称为“南洋风格建筑”,不仅极具历史文化欣赏价值,还有经济价值、现实意义,游人顾客逛街时可以不受天气的影响,保证了逛街的舒适度。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孙文西路步行街特色之二在于其历史悠久,曾是商业氛围与企业家们的爱国情怀交织的地方。辛亥革命后,在孙中山先生“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主张支持下,香山(“中山”旧称“香山”)的工商业得到大力发展。

1914年至1920年初,中国民族工商业迎来了“黄金时期”。

国际上,当时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国家忙于战争,对华商品输出大幅度减少,民族工业产品的国内市场扩大。国内,孙中山在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提出兴办实业计划,无数中山侨胞响应孙中山“实业救国”号召,毅然回来建设家乡,这批人成就了中山市最老字号的药材店——福寿堂,以及我国20世纪初四大百货公司之一的永安百货、思豪大酒店,这些光辉印记的背后是老一辈中山人发挥聪明才智、投身祖国建设的动人故事,而孙文西路步行街则是这一时期的历史见证者。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珍视历史的同时也要考虑当下实际,文化旅游步行街的功能定位始终应该包括满足人们购物、娱乐、休闲等方面需求。为此,1998年,孙文西路步行街整改完成后,在以往基础上建成融多种商业形态于一体,同时具备购物、游乐、观光、休闲等功能,满足市民游客不同的消费习惯和需求。

2013年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的中山兴中广场落成开业,与原来的孙文西路共同组成孙文西路步行街如今所包括范围,东南亚风格的建筑群与现代化商场的并存,进一步筑牢了步行街的文化旅游基调。

2009年,中山市组织开展了首批中山市十大文化名片评选活动,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入选,当时专家给这一历史文化街区的评语是:这是国内第一条文化旅游步行街,在它之后,全国各地兴起了步行街。

这条街不仅有东南亚骑楼建筑,还有曾是中山地标的阜峰文塔,孙中山先生曾开设的一间中西药局,并浓缩了现代百货业的历史。同时周边有中山市博物馆、收音机博物馆、商业文化博物馆等博物馆群及孙中山史迹径等,具有浓厚的人文气息和厚重的历史感。

孙文西路文化旅游步行街。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如何用好这份“人文气息”和“历史感”?中山找到了解题密码。比如在今年中秋假期,孙文西路步行街上推出了以中秋为节点,以聚人气促消费为目标的系列活动,通过非遗展演、文艺演出、休闲体验、旅游促销、文商互动等系列文旅活动,打造孙文西路步行街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人流量相比平日有较大幅度增加。

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在孙文西路步行街喷水池广场上举行的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中山咸水歌、长洲醉龙舞、三乡木偶戏、沙涌马家枪等国家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接连上演,现场还布置有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介绍展板、送出《中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浓厚的文化气息袭面而来。

当天天气虽有些炎热,但人们的热情丝毫不减,驻足观看表演的市民游客不计其数。除了非遗展演,孙文西路步行街上还举行了现代化气息十足的街舞“快闪”、魔术表演、徒步打卡步行街周围历史遗址等活动,均引得市民游客参与其中。

这些活动不仅用好了孙文西路步行街历史底蕴深厚、人文气息浓郁的优越条件,还找准了市民游客关注的文旅主题,汇聚了一波又一波关注度。

航拍下的孙文西路。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相比鼎盛时期,孙文西路步行街的知名度和吸引力还有提升空间。

如何在全国众多文化旅游步行街中保有自身独有的吸引点,并结合现代人们生活需求实现新一轮服务升级,是寻求孙文西路步行街未来发展过程中还要进一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务必需要相关部门做好整条步行街运营的顶层设计。

【采写】南方日报见习记者 苑世敏

【摄影】叶志文 卢子衡

编辑 朱晓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