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道不仅有防滑设计,同时两侧墙面还安装了扶手,每个转角处都设有紧急求助按铃……这样的标准化设计,在佛山市南海区的社区幸福院正逐渐增多。
近日南海区对挂牌的226家社区幸福院进行评比,其中在运营的有195家,它们已覆盖南海70%的社区,服务超过18万名长者,成为南海区解决社区养老的重要支撑力量。
服务超过18万人!南海的社区幸福院已覆盖七成社区
社区幸福院还成“非遗活化”站
就在佛山一环季华路出口附近,今年初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的佛山地铁4号线石(石肯)站也在辖区内……今年8月佛山市南海区政府发布《石(石肯)片区控规修编》,给桂城街道石(石肯)社区带来新机遇。
这块“寸土寸金”的区域,除了要迎接新事物外,目前当地户籍长者达到1876人,老龄化程度约为15.6%的现实告诉社区管理者,社区养老问题同样不能懈怠。
“原来在社区办公场地我们有建星光老人院,虽然面积有400平方米,但是条件比较简陋,而且老人们过来都是自发性地组织活动,与现代养老服务搭不上边。”石(石肯)社区民政干部黄柳烽表示,利用社区一块空地,去年9月新建了一个社区幸福院。“社区幸福院的选址比较好,旁边有社区卫生服务站,而且离石(石肯)小学就2分钟路程,方便老人们接送小孩。”
启用一年的石(石肯)社区幸福院,确实给社区养老带来新变化。
在这个社区幸福院里,一楼是棋牌爱好者的天地;到了二楼就有一个康复器材的恢复区;三楼则为喜欢粤剧、唱歌的老人们配置了音响器材;四楼则是老人活动排练室,老人们如果不想爬楼梯还有电梯直达。
石(石肯)社区幸福院为老人们提供优良的活动场地。戴嘉信 摄
“以前我们就是街坊约着到室外唱歌,风吹日晒都得耐着,现在有了一个固定的空间,加上有现代化的设备,非常舒服。”该社区老人梁伟祥平时喜欢高歌一曲,现在每周他根据安排表来社区幸福院愉快体验。
与之前老人们在社区里自发性“养老”不同,社区幸福院配置了社工为老人们提供专业服务。“开放给所有人的康复器械,主要是足疗机和一些按摩器,我们还会给老人们做一些温馨提示。”石(石肯)社区幸福院春晖社工林海欣指出,除了日常康复外,每个月都会安排一名康复医生来为老人们做检查,检查用的专业仪器就放在社区幸福院里,并对老人身体情况进行登记。
针对一些因为腿脚不便,无法到社区幸福院活动的高龄老人,社区还会每个星期安排康复师上门做一些理疗服务,同时安排社区居委工作人员或者党员志愿者到家中进行慰问。
除了给老人们提供养老服务外,石(石肯)社区幸福院还提供场地让社区老人发挥余热。
“石(石肯)广绣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很出名,绣品基本都是出口,社区有几名老人就是当年有名的广绣女。2019年广绣技艺石(石肯)入选了南海区的非遗名录,所以我们在社区幸福院的五楼专门设置了一个‘石(石肯)刺绣坊’,让她们将这个非遗项目传承给后人。”黄柳烽介绍称,刺绣坊每周上两次课,目前分别在辖区学校、社区开展刺绣文化体验课和刺绣推广活动近20场。
“今年我们也参加南海区社区幸福院评级,因为受到评比条件限制,没有评上优秀级别,明年应该有很大机会。”林海欣表示,目前社区幸福院每天至少有70名老人来此休闲放松,他们也希望通过专业服务让老人们“老有所养”。
两年内社区幸福院覆盖南海区
近年来,南海区借助社区幸福院等一系列项目,其养老服务事业走在佛山市的前列,但也要客观看到,南海区的养老服务面临更大的挑战。
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南海区60岁以上户籍人口25.82万人,占户籍人口15.77%。预计到2025年南海区60岁以上户籍人口将超过35万人,老龄化问题会更加突出。
如何推动养老事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南海区把养老服务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为了让更多长者就近享受养老服务,根据《佛山市南海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022年底前,每个镇(街道)建有1家社区居家综合性养老服务机构。同时,加大力度推动社区幸福院建设,到2023年底前,社区幸福院覆盖率达到100%。
就现有资源说,南海区共有290个社区,挂牌226家社区幸福院,其中在运营的有195家,覆盖南海70%的社区,服务超过18万长者。尤其是社区幸福院坚持公益性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服务机制,发挥慈善公益的理念,鼓励老年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和支持社区幸福院建设。
南海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区加大力度引入社会资本和公益资源,构建部门联动机制,促进融合发展,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台;优化养老和医疗资源配置,创新“医养结合”发展模式,鼓励探索健康幸福小站建设,促进社区幸福院可持续发展。
“今年参评的社区幸福院由2017年的17家上升到195家,最终获评优秀等级的有39家,获评良好等级的有144家,获评合格等级的有12家。”该负责人介绍说,这次评比发现社区幸福院品牌建设越来越完善,运营管理更趋标准化,社区养老初现产业化,特殊老人巡访常态化,社区养老服务多元化,综合监管模式体系化,社区街坊的知晓度和认可度逐步提高,志愿服务团队逐渐形成了长者自我管理、自我组织的态势。
南海区拟在两年内让社区幸福院实现全覆盖。戴嘉信 摄
南海区养老服务业协会相关负责人指出,在评选过程中,专家们还发现部分社区幸福院开设了长者食堂,聘请专业营养师设计低油、低盐、低糖、营养丰富的健康食谱,并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务,从而让南海的老人们感受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医”。
值得关注的是,今后南海区社区幸福院将纳入“南海智慧养老综合服务平台”监管,接受养老平台的检查和督导;社区幸福院基本信息、服务开展等数据应上传至养老平台,作为每年评比的依据;社区幸福院运营机构通过养老平台为社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尹辅华
【拍摄】南方日报记者 戴嘉信
【剪辑】梁彩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