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开学日,在警察叔叔的陪同下,年仅10岁的留守儿童小安(化名)高高兴兴来到学校报到。这一天对小安来说具有特别意义,因为这是他辍学半年后的重新入学。而说起小安的那些往事,街坊邻居无不对韶关市仁化县公安局董塘派出所的民警竖起大拇指。
小安主动将作业拿给沙建平检查
10岁“大盗”愁坏派出所所长
仁化县董塘镇毗邻丹霞山,当地景色奇秀、民风淳朴。然而今年4月以来,仁化县公安局董塘派出所接到群众多起报案,称其停放在路边未上锁的自行车转眼便不翼而飞。经民警调阅案发现场视频,发现盗走自行车的竟是一个小孩。通过走访摸排和蹲点守候,民警最终找到这名叫小安的孩子。
“留着板寸头,皮肤晒得黝黑,手上、腿上有几处明显的疤痕,浑身脏兮兮,脚上夹着一双拖鞋,指甲盖里积着一层泥垢,像是在外面流浪了很久,看着就让人心疼……”仁化县公安局董塘派出所所长沙建平回忆道。
案件告破,可沙建平高兴不起来。经调查得知,10岁的小安是名留守儿童,家住董塘镇长坝岭,平时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本应读三年级的他不听管教,经常逃学,后来更是直接辍学,过上了半流浪的生活。
由于未满法定年龄,派出所民警最后只能将小安送回家,责令监护人严加管教。然而没过多久,小安又被董塘派出所民警逮住了。
“偷东西被抓,他的眼神里没有恐惧,对于民警竟然也不抵触,问一句答一句,全都老老实实地交代清楚,但就是改不了……”董塘派出所教导员陈利将对小安的评价最后总结成一句俗语——死猪不怕开水烫。
“我管不了 派出所爱怎么办怎么办”
为了挽救小安,沙建平决定从其家庭环境入手,找出小安盗窃成瘾的症结所在。然而才拨出第一通电话,沙建平就吃了闭门羹。
小安告诉沙建平,他只记得妈妈的手机号码。本以为母子关系融洽,可没想到刚聊两句,电话那头就不耐烦地说:“这个孩子我管不了,你们派出所爱怎么办怎么办!”随后,沙建平的手机号码被对方“拉黑”。
“家庭关爱缺失是导致小安走上歧途的深层次原因。”沙建平告诉记者,小安年幼时其父母离婚,母亲改嫁,父亲为了家庭生计长期在外地务工,从小缺乏父母关爱的他只能同年迈的爷爷奶奶一块生活。更糟糕的是,其父亲从小在爷爷的打骂式教育中成长,至今父子关系仍然紧张,所以小安的父亲、爷爷都不知如何正确教育小安,甚至连日常的沟通交流都很少。在拳打脚踢和放任自流的畸形家庭环境中,小安逐渐走上歧途。
为了给小安营造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沙建平决定找小安的父亲好好谈谈。
接到电话后,小安的父亲很快从外地赶了回来。一切似乎都很顺利。考虑到小安的行为表现可能是存在心理创伤,派出所民警与小安的父亲一起带小安去看心理医生。经鉴定,小安患上偷窃成瘾的心理疾病,看到“无主”的物品就想拿走。
原以为找到症结所在就可以对症下药,然而小安父亲的一个冲动之举,彻底浇灭了沙建平的希望。
今年5月的一天,小安趁家人不注意又一次溜出去行窃,父亲察觉后,一怒之下用绳子捆着小安,将其扭送到派出所。“实在是没办法了,我还要出去打工挣钱,不然一家老小都得饿死。人带来了,你们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说罢,便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看着父亲远去的背影,小安的脸上竟浮现出一丝轻松的神情。
“后来我跟他的父亲电话沟通过很多次,对方还是那种不管不问的态度。有一次我是真的发火了,明确跟他说:‘我现在是电话录音,小安只有10岁,你有义务去教育他,这是你作为监护人的责任!如果你确实不管,我明天就代表小安起诉你!’”说到这里,沙建平长叹一口气道:“但就算起诉了,还是没办法从根本上挽救这个孩子啊!”
为了帮小安戒除陋习,董塘派出所上上下下操碎了心。司法局、检察院、妇联、教育局、县团委……沙建平带着民警、辅警挨个跑了一遍,仍无法拿出长效解决方案。担心表述不清,陈利专门写了一篇详细的情况说明发给各有关部门,但都石沉大海。
“没想到他真的来了”
7月29日晚,董塘派出所辅警陈嘉鑫在巡逻时发现小安独自在大街上溜达,便将其带回派出所,并在其身上发现2部手机。经询问和耐心细致的教育谈话,小安承认这2部手机是其在丹霞山的一间民宿偷的,当天其还在董塘偷了一辆自行车,以10元的价格卖给了废品站。陈嘉鑫连夜把小安偷来的手机和自行车返还给失主,最后将小安送回家中。考虑到已是凌晨,陈嘉鑫要求小安第二天8时30分到派出所报到,补办不予立案决定的相关手续。
“其实我没打算他会来的。”陈嘉鑫对记者说,“没想到第二天他真的来了,比我们还来得早。”
看着一大早背着背包站在派出所门口的小安,沙建平突然冒出一个想法:既然他能准时来派出所报到,证明这孩子还是可以挽救的,他只是觉得没人关心、爱护他,既然这样,不如派出所暂时负起监管、教育他的责任,让他白天来派出所生活,找人辅导他的功课,晚上再将其送回家给爷爷看管,持续到开学,帮他改掉陋习,悔过自新,重回校园。
有了这个想法,沙建平立即召开派出所会议。经过商量,派出所全体民警、辅警一致同意尽心尽力帮助小安改掉陋习。
会后,沙建平立即将这个想法向仁化县公安局党委和镇党委、政府汇报,得到上级领导的高度赞许和支持。与此同时,董塘派出所的义举也打动了学校和社区,三方达成共识,每天早上由社区工作人员到小安家里接他去派出所,学校上、下午分别派老师到派出所给他辅导功课,其余时间小安就在派出所和民警、辅警一起生活,晚上8时由民警、辅警送回家中。此外,学校还为小安准备了崭新的书包、学习用具和一些必备的书籍,鼓励他早日返校。
“在一起生活久了就会发现,小安其实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而且本性不坏。刚来第一天,我就跟他约法两章:第一,派出所桌面的东西未经允许,不能乱动;第二,没有得到允许,不能离开派出所大院,结果他都很自觉地做到了。有一次,在食堂吃饭时,我问他:‘派出所里有没有叔叔打过你?’他偷偷瞄了一眼曾经打过他手板心的陈嘉鑫说‘有’,然后立刻转过头来解释,‘不过是教育的打,是为我好。’快开学的时候,我给他买了一本小学四年级的描红本,要求他一天写一页,后来他自己提出上午写一页、下午写一页,而且每天都能按时完成,还会让我签字。”聊起小安身上的闪光点,沙建平的语调瞬间活跃起来,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仿佛是在夸赞自己的孩子。
通过派出所、学校老师和社区干部的不懈努力,小安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不仅戒除了偷窃成瘾的习惯,每天早上来到派出所都会主动跟警察叔叔问好,老师来了会为老师倒茶,空余时间还主动参与打扫卫生,做力所能及的劳动。派出所的民警、辅警也会在每天下班后陪小安玩游戏或进行体育运动,让他感受到家的温暖。
学校安排老师来派出所为小安补习功课
而这一切变化,沙建平都会悉心记录下来,发给小安的父亲。日积月累,小安父亲冰冷的态度也慢慢有了转变。
“迟早有一天要放手”
眼看开学的日子越来越近,分别的时刻就要来临,此时“警爸”沙建平又开始犯愁了。
迟早有一天要放手,派出所不可能带着他一辈子,可离开派出所这个大家庭,他会不会又变回老样子?
为了让小安回归正常的家庭生活,沙建平一边给小安的父亲做思想工作,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一边在当地奔走,希望能帮小安的父亲在附近找到一份薪资尚可的工作,让他能够兼顾家庭。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地一家纸箱厂老板听闻小安和派出所的故事后,表示愿意聘用小安的父亲。得知沙建平为自己和孩子所做的这一切,小安的父亲用颤抖的手发来一条短信:“感谢派出所,大恩大德无以为报……”
“现在,他们的父子关系正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说到这里,沙建平忍不住笑了起来,“开学前,小安找到我,说过两天要开学了,潜台词是希望我帮他办开学手续。我告诉他:‘开学手续你爸爸已经给你办好了,其实你爸爸还是挺关心你的。’再后来,我提醒小安的父亲给孩子买几双鞋子,毕竟上学不能再穿拖鞋了,结果他们父子俩逛了一圈回来,买的还是拖鞋。我问小安的父亲怎么回事,他说是小安自己选的。后来小安偷偷告诉我,他是想替爸爸省钱。”
“小安回来以后像变了个人似的,学习态度端正、严格自律,性格也开朗了,现在他是班里的纪律委员。”小安的班主任告诉记者。
如今,警察正义的形象已经在小安的心里埋下了种子。他曾不止一次问沙建平,以后要怎样才能当上警察。而沙建平也给小安许下承诺,只要他认真学习,表现达标,就会送他一套小警员的童装制服作为生日礼物。
“10月11日就是他的生日,目前他的表现完全达标,希望这份礼物能成为他成长之路上的灯塔。”沙建平说。
来源 | 平安韶关、南方法治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