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作为一个地道的山东人,我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从小学到大学,我都没有离开家乡。如果不是选择当兵,也许我还会留在山东老家。不过,山东的孩子就爱当兵,哪怕再远也不怕。山东的父母也希望孩子当兵,哪怕再思念也愿意割舍。
今年中秋,是我入伍后第一次在家过。趁着休假,就在家里陪陪父母,一起赏月,一起吃月饼,一起拉拉家常、说说当兵的日子。
以前中秋,我总喜欢从网上买些口味新奇的月饼寄给家里,想让家里人尝尝鲜,但往往他们接受不了那些口味,最后还是我一个人享受了。不过去年中秋,我突然有了新发现。
去年中秋,我在部队度过。和老爸视频时,我发现桌子上有个掰开的咸月饼,我有点纳闷,就问他,“你们不是不吃咸口味月饼的吗?”老爸停顿了很久说,“你不是喜欢吃这个味的吗?怕你在那边吃不到,给你寄厚衣服的时候一起寄过去。”
他们总是这样,不经意的举动就暴露了想念。
▲入伍以来,于淼第一次休假回家探亲。这次正好赶上中秋,一家难得团圆。一回家,妈妈就把她叫进房间,神秘地掏出一本从未见过的相册。翻开一看,居然满满的都是她的照片。从出发那一天起,妈妈就搜集着她从军后的点滴,有送别她入伍时的偷拍(上图),有取自“南部空军”公众号的新训照,有她和家里聊天时发的外出照……点点滴滴,没想到全被妈妈悉数保存并洗成照片珍藏。
有次,给他们发去我和同年兵外出的照片,他们最先关切的不是我去哪,而是我穿着半截袖,而我的同年兵以及周遭的路人都穿着长袖。我说:“春捂秋冻嘛。”他们却心疼起来:“连个外套都没有,别冻感冒了。”这就是父母吧,爱的本质可能就是心疼。即使只是少吃了口饭,少穿了件衣服,父母也总觉得我可怜。
有时聊天,聊到最后,老爸会小心翼翼地问我:“什么时候能去看看你啊?”我总是用“山东到广西太远了”、“你们来了我怕没时间陪你们”等等理由搪塞过去。老爸会憋上一会儿不说话,我分明可以感受到他的失落,但他还是挤出笑脸,开玩笑地说道,“你看,总是我们想你,你又不想我们。”这种时候,我只能用傻笑应付过去。
其实,怎么会不想呢?每周都会跟家里通电话,但我很少跟他们视频,因为每次视频都会发现岁月流过,在爸爸妈妈身上又会增添新的沟壑。老爸头上好像又多了几丝白发,老妈脸上好像又多了几道细小的皱纹……他们真的在变老。每次视频聊天后的夜里,我总会做梦,多少次午夜梦醒,全是思念。
▲见不到女儿的两年多,于淼的妈妈瞒着她搜集整理着每一张关于她的影像,从参军入伍直到如今,有的甚至是视频聊天时的截图。若要问母爱有多暖?思念有多浓?这本相册就是最好的答案。一张张照片,按时间摆在一起,就这么勾勒出妈妈的孩子、我们的战友、人民的战士这一路成长和蜕变。(上图为部分照片)
以前,我总觉得家国情怀是一种很大的东西,是边防军人、缉毒警察、维和部队这种直面危险的人员才有的情怀,像我这种入伍不久的后勤保障兵是体会不到的,但事实并非如此。从家里邮来的月饼,一次次无法回应无法承诺的约定,甜蜜的欢喜,苦楚的思念,都装着我这个小兵和我家人的家国情怀。
此时此刻,月上梢头,越升越高。今年的月亮还是那么圆,很幸运,这个中秋能和家人团圆。我想,千里之外的驻地,战友看到的月亮也是这么亮这么圆吧?
每年的佳节都是如此,有人团聚,有人坚守,一家不圆万家圆。今夜,中华大地神州浩荡、风清月朗;我们的祖国国泰民安、花好月圆。朋友,抬头看看!你那的月亮,是不是也又亮又圆?
欢迎关注
“南部空军”视频号
▼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