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东西上瘾、致癌…国家出手了!

广东政法
+ 订阅

9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通知,要求停止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节目宣传推销槟榔及其制品。

其实,早在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槟榔列为一级致癌物。前不久,中国驻伊斯坦布尔总领事馆发布消息称,请中国同胞切勿携带槟榔入境土耳其。因为根据当地法律,槟榔中所含的槟榔碱因具有致幻性而被认定为毒品。槟榔到底有哪些危害?

去年起,槟榔不再被列为食品

但部分省份槟榔产品依旧常见

在我国,槟榔曾长期作为食品进行生产和销售。海南和湖南两省分别是中国最主要的槟榔生产和消费基地,槟榔产业极为发达。

2020年2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新修订的《食品生产许可分类目录》未将“食用槟榔”收录在内,这意味着槟榔不再作为食品来管理,也不能颁发食品生产许可,槟榔作为食品的生产许可和监管已缺乏依据。

然而,这些禁止性规定仍然阻止不了槟榔爱好者们的选择。特别是在槟榔消费大省湖南,无论是街边商店还是网购平台都能轻松找到槟榔产品。

根据湖南省疾控中心此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湖南省居民咀嚼槟榔率近四成。还有一项针对湖南省娄底市中小学生的研究显示,咀嚼槟榔率为12.4%。 

曾在湖南打工的熊先生在同事的影响下,开始接触槟榔,后来上了瘾,最多时一天能嚼一斤。但慢慢他发现自己的味觉有所下降,“吃时间长了,感觉吃别的东西不入味。”

致癌原因:刺激细胞、摩擦导致病变

专家:槟榔有成瘾性,应限制销售

吃槟榔到底对人体有哪些危害?

北京一家肿瘤医院的专科医生介绍,口腔癌原本罕见,而十有八九的患者都与嚼槟榔有关。

医生:槟榔致癌主要是因为它含有一种叫做槟榔碱的成分,能够刺激细胞产生长期损伤。另外,槟榔的纤维成分较多,会增加口腔的摩擦,使口腔粘膜先出现口腔白斑的病变,这算是一种癌前病变,最终发展成癌症。槟榔的危害主要在口腔,但不局限于口腔,也会对整个上消化道造成一定损害。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主任医师单小峰介绍,长期咀嚼槟榔不仅增加罹患口腔癌的几率,也容易导致面部的“大腮帮子”,甚至会张不开嘴。

单小峰:使劲咀嚼之后两边的肌肉会非常强劲,还可能造成粘膜下的纤维化,就是口腔粘膜变得没有弹性了,嘴就张不大了,严重的人嘴就能张开大概一厘米多一点。长期受这种刺激,感觉纤维末梢也不太好了。

科普作家、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介绍,槟榔之所以不再被列为食品,是因为槟榔无法提供任何对人体有益的营养成分,其中含有的槟榔碱还具有一定的成瘾性和刺激性。

针对日前播出的一档舞蹈节目中出现槟榔广告并主打其提神功能,云无心表示,不仅应禁止槟榔广告,在日常生活中应尤其限制向未成年人销售槟榔。

什么是槟榔?

为什么药用无害而食用就致癌呢?

槟榔,是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通常为卵形、球形或椭圆形,也是我国著名的四大南药( 槟榔、益智仁、砂仁、巴戟天) 之一,药用历史已有一千八百多年。为什么槟榔药用无害,但食用却致癌呢?这与槟榔的使用方法、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密切有关。

食用槟榔是在口中直接咀嚼,会反复的摩擦、刺激口腔黏膜,导致出现炎症,并由慢性炎症发展到癌变前病变,最终造成口腔癌的发生;药用槟榔则需与其他药材配伍作为汤剂,煎煮后服用。

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喜欢食用槟榔的人每日用量都在1颗以上,34. 5%的人每日用量超过10颗,平均每日槟榔食用量为23. 2 g,远远超过《中国药典》2015 年版规定的药用槟榔的日摄入推荐剂量3-10 g。

使用时间上来说,药用槟榔的使用时间较短,而超过50%的槟榔食用者食用时间会超过20年。

此外,研究者们还发现,如果在嚼食槟榔的同时还吸烟、饮酒,患口腔癌的风险则更大。因为酒精和烟草本身也是一类致癌物!

所以,别再相信

“槟榔在口,精神抖擞”这种话了

宝贵的人生

不应沉溺于有「毒」的快乐

 来源:广东共青团综合整理中央广电总台之声、科普中国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