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国顶尖的肖像摄影师。
他曾为三毛、杨丽萍、贾平凹、姜文、崔健等名人拍过照片,耗费十余年创作的《我们这一代》影响力遍及世界。
他是肖全。有人说,“肖全拍了谁,就是谁一生中最好的照片”。
展览现场。
9月19日,由花地湾生活馆主办的“一起想象新羊城”——肖全“时代的肖像”摄影展(广州站)在荔湾区万科花地湾生活馆揭开帷幕。百张聚焦广州人的肖像摄影作品,展示了一个个独立的广州人与广州城的故事,也让每一位观展者感受到了真实、生动的时代人物精神面貌。
戳此看展览VLOG↓
“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肖全,这次拍了100个广州人
2015年,肖全开始“时代肖像”摄影计划,辗转中国数十个城市,为数千人拍摄了属于他们的“时代肖像”。这一次,讲镜头对着广州的肖全,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一张照片,一个广州故事
女孩戴着口罩,眼神炯炯,一条小蛇攀在她的手背。走进展厅,映入眼帘的正是肖全为此前在湖南卫视凭借一曲《洛神水赋》出圈的舞者何灏浩拍摄的肖像。
何灏浩和她的小蛇。
戴着口罩的舞者是疫情下人类的缩影,小蛇象征着危险和疾病。但在肖全看来,这两者是可以共存的,也因此将作品选为这次展览的主海报。
肖全镜头下的广州,市井、随性、包容。此次展览的肖像作品不仅包括在广州的公众人物,如“北伐将军”叶挺烈士后人叶小燕、中共早期农民运动领袖彭湃后人彭伊娜、黄埔军校副校长李济深后人李崴、金曲《涛声依旧》的音乐制作人陈小奇,还有打球的学生、90后插画师、广漂上班族、禁毒社工、建筑工人等隐藏在各行各业、认真生活的普通人。
社工小雨。
照片中穿着社工马甲,举着“开心水”的女孩叫小雨,是一名禁毒社工。小雨的工作,就是协助戒毒所的学员们顺利戒除毒瘾,重新回归家庭、社会。镜头里,她的笑容灿烂,在阴暗中看见光明。
身着香云纱的“西关小姐”。
来广州寻梦的打工妹、身着香云纱的“西关小姐”……无论是谁,镜头背后,他们都有着共同的、属于广州城的“时代印记”。
肖全说,这场摄影展,他把“人”放在城市印记最重要的位置上,希望作品不仅为广州留下时代的影像,更希望引发大众对这个时代的思考、对人与城市的理解。
“他拍的人像是活的,能带出一个故事。” 一位观众表示,肖全的作品通过不同年龄和层次的人物塑造出一种立体的叙述方式。“看多了精致‘好看’的照片,看他的作品特别震撼。”
一张照片,一个摄影故事
“我想给世人看看中国当下的老百姓是怎样的面貌,悄悄打开他们内心神秘的世界,让一百年后的人们看看我们今天的样子:平平淡淡悲喜交集,奋不顾身百折不挠。”谈起拍摄“时代的肖像”初心时,肖全如是说。
肖全在导览中讲述照片故事。
据悉,此次“时代的肖像”摄影展广州站从策划、邀约、拍摄到布展,共历时150多天,经过招募和驻地拍摄,肖全和他的团队在广州花地湾、黄埔军校旧址纪念馆、农讲所、海南村、增城等多地取景。在近1000名报名人物中,肖全挑选了约300位参与拍摄。超5000多次的快门,最终在数千幅照片中脱颖而出的100多幅作品亮相展览。
展览策展人陈锐军告诉小南,和以往在外抓拍人物真实生活状态的创作方式不同,这一次广州站“时代的肖像”主要拍摄地点挪到了摄影棚。“肖全一边做减法——环境、道具减至最少,背景只剩下一块深色背景布;同时他又做着加法,为每一次拍摄加上专业的灯光,有时甚至外影中也用专业灯光照亮。” 陈锐军说。
肖全说,这样做是为了营造一种庄重的仪式感,让被拍摄者无论什么身份地位,都像站在舞台的中间,受到灯光的赞美,受到别人的尊敬。
彭伊娜与爷爷跨越时空对话。
开幕式当天的分享会上,不少嘉宾都聊起了他们和肖全的拍摄故事。彭湃烈士的孙女彭伊娜表示,她一直希望和爷爷“穿越时空”对话。这一次,在彭湃神情坚毅的雕塑前,彭伊娜手持彭湃参与撰稿的《中国农民》期刊汇合本拍下了一张照片。历史与现实在此永恒定格。
从广州而来,至广州而去。陈锐军告诉小南,现场展示的所有摄影作品都将面向观众进行义卖,所筹得善款用于广州青基会在腾讯乐捐平台上线的“亲青少年希望计划”项目,助力乡村困境青少年成长。
展览将持续至10月20日。
【记者】孙羽嘉 实习生 王翊萱
主办方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