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文明办、省妇联联合公布第十六届广东“十大优秀书香之家”评选结果,湛江刘海涛家庭获此殊荣。
刘海涛是岭南师范学院关工委主任,刘海涛父母与刘海涛夫妇都是中共党员,40年来,一家人把藏书、读书、教书、写书变成了家庭的生活习惯和价值追求,家庭藏书2万册,长久以来,刘海涛一家四代人的书香故事广为流传。
▌父亲与教科书:身教胜言传 刻骨铭心
刘海涛90岁高龄的父亲刘付建毕业于解放军第七军医大学,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部卫生队工作,为中国海军第一任司令肖劲光做过针灸保健工作,他治学严谨、精通业务,刘海涛小时候经常看见当军医的父亲穿着白大褂急匆匆地从单位跑回家打开书柜聚精会神地翻看医学书籍,然后小心翼翼地收藏好再转身回去给来看病的指战员开处方,时至今日,他一直都珍藏着20世纪50年代读军医大学时使用的教材,作为父亲为孩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身教胜于言传,他爱惜教材、反复钻研教材、不断从教科书里寻找解决方案的读书、用书的细节对儿子刘海涛影响深远,刘海涛用四个字概括:刻骨铭心!以至刘海涛长大后读了大学,对教科书和经典著作也有着一种超乎寻常的敬畏与膜拜之情。
刘海涛与妻子:共读共进 伉俪情深
刘海涛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他受父亲的影响深远,对教科书情有独钟,坚持反复诵读经典教材,努力编写教材,在课堂上教大学生读书和编书,让同学们当主编,编写了《感动大学生的100篇微型小说》等书籍100多种,2020年他建设的一门教大学生和社会青年开展母语读写的课程“文学创意写作”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实现了粤西4所本科高校“国家级慕课”零的突破。退休后连续4年在《微型小说选刊》《微型小说月报》《中学时代》等刊物上开设读书专栏,向全国青少年推荐并讲解“中国最好看的微型小说”,连续多年在“南国书香节”湛江会场作主题讲座。
刘海涛家的书不是一个人在读,而是一家人一起读,家庭成员在读书中增进感情、成长受益,妻子陈娣在刘海涛的支持和引领下,通过坚持不懈地读书、刻苦学习、考取文凭,从一名集体所有制的工人成长为国家事业单位干部,书成为夫妻间的重要情感纽带,刘海涛藏书、读书、写书、教书更是样样离不开妻子的支持和帮助,陈娣帮助丈夫组建了一个总面积达300平米的书楼,平日里,负责管理书楼,经常推荐育儿类的、教育类的书籍给亲朋好友和同事,学习科学育儿知识教育孩子,1998年,陈娣被评为“湛江十大廉内助”。
好家教好家风: “互联网+” 新时代读书生活
刘海涛夫妇的儿子刘潇从小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热爱阅读,与时俱进,学到了很多新时代里促进青年学生成长的读书方法,学生时代,曾用自己的零用钱,买下了当时以《文化苦旅》为代表的全套文化散文集赠送给父亲。大学毕业后,在外地工作,始终坚持读书学习,向父亲大量推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书,在父亲过生日时,赠送了一台可随意订购网上电子书的阅读器,刘潇的妻子经常网购好书邮寄回湛江,时常向刘海涛夫妇赠送各类线上阅读书卡,引领父母融入“互联网+”的新时代读书生活,刘海涛深受启发,为此,参与主持一项新的科研项目,编纂出版《新读写:现代职场的核心竞争力》一书,将“读写说”“云教育”“产学研”等有机地融为一体,推动“移动互联时代”全民参与社会化读写。都说书香传家远,刘潇夫妇育有一对双胞胎儿子,夫妻两人像刘海涛夫妇一样,经常陪伴孩子们读书,从小培养阅读兴趣,好家风中飘着书香,能穿越时空,书香中藏着好家风,写下传承的故事。
【采写】陈海兰
【通讯员】洪胜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