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第十七届文博会新闻发布会在深圳市民中心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9月23日—27日,深圳将开启第十七届文博会时间。线下博览与交易、云上展示与交流和配套活动,是本届文博会的三大重头戏。
截至目前,文博会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预计将有2468个政府组团、企业和机构参展,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部参展(其中,福建省线上参展)。
作为首次以线下与线上互动结合方式举办的一届重要展会,本届文博会展示方式多元、展览内容丰富。线下设置6个展馆,均为2万平方米,共12万平方米,较第十五届线下展馆增加1.5万平方米。
与往常不同的是,线下主会场将移至深圳国际会展中心9-14号馆,同时配合云上文博会平台,5天24小时开放,让观众不去现场也能尽览文博魅力。
此外,第十七届文博会还设立了67家分会场,分别设立在深圳市各区(新区)。
文博会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自2004年创办以来,展商数量从首届的700多家增加至第十六届的3243家,已连续十一年实现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组团参展。
今年文博会看点有哪些?
亮点一:突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
打造“中国文化精品走廊”,各主办部委牵头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相关配套活动。文化产业综合馆以“精彩文化,魅力中国”为主题,以全国各地政府组团为主,由各省区市宣传文化部门牵头组展,是文博会展览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的展馆。
亮点二:突出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提质增效
截止目前统计,第十七届文博会参展企业中,全国文化产业龙头企业占比达到70%以上。同时,吸引了一大批“文化+”龙头企业参展。紫荆文化集团、五洲传播出版传媒有限公司等均为首次参展。
亮点三:突出服务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形成强大国内文化产品和服务市场
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文化资源要素,在云上设立“一带一路”·国际馆,以“‘一带一路’框架下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为主题,线上展示国内外文化产品、文化贸易内容,体现我国文化“走出去”“引进来”以及中外文化共融共通、创新发展的新路径,推动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
亮点四:突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组织华为、中兴、腾讯、科大讯飞、利亚德励丰文化等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企业、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瞪羚企业”和“隐形冠军”参展,重点展示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共性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和创新。
亮点五:突出展示文旅融合发展新成效,促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文化旅游·非遗及艺术品馆(13号馆),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以“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分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展区、创意设计展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艺术品展区等四大展区。
亮点六:突出新型文化业态培育,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本届文博会在云上设立互联网馆,以“开创数字合作新局面,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以图文、影视、VR和互动体验等方式,展示“互联网+”最新发展趋势和前沿技术动态,展示和发布互联网与文化、传媒、科技、数字创意、电子商务等业态融合发展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应用等内容。
亮点七: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推动中国传统工艺振兴
文化旅游·非遗及艺术品馆(13号馆)设立创意设计展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区,通过创意设计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艺术创新发展。增加时尚、创意、科技等元素,展示“非遗+旅游”“非遗+科技”“非遗+文创”等主题设计衍生的精品,为传统非遗技艺和产品注入时代精神,为非遗传承人及其技艺、产品赋能。
亮点八:突出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馆(12号馆),展览面积2万平方米,以“抢抓‘双区’驱动新机遇,共谋湾区发展同奋进”为主题,组织粤港澳大湾区“9+2”城市群及广东其他地市、深圳各区文化产品、合作成果展示,重点展示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创新发展成果,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亮点九:首次实现线上线下双轨运作、同步举办的新模式
本届云上文博会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上届的云展厅、云招商、云签约、云大数据等基础上,新增云招展、云交易、云票证等功能建设。
亮点十:各项配套活动丰富多彩,更加注重交易实效和高端引领作用
本届文博会将举办30余项配套活动,着重凸显文化内涵,强化高端引领作用,为相关行业提供权威导向和前沿理念。
【记者】郭悦
【摄影】鲁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