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调解更善思考,深圳坪山区调解员刘晓光总结调解“六步法”

深圳司法
+ 订阅

若要问哪里的矛盾冲突最多,派出所肯定排第一。在这里肢体冲突、婚姻家庭纠纷、男女感情矛盾等大量出现,有的矛盾因未能及时化解,有可能演变成群殴、伤害等治安案件或刑事案件。

针对这一复杂现象,深圳市坪山区司法局派驻到龙田派出所的人民调解员刘晓光巧用“六步法”为百姓解忧,在岗两年间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50余宗,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一次性调解成功率97%以上,真正做到了“纠纷随时出现,调解全天在线”。

既能团队协作,也能个人作战

自2020年8月24日入职坪山区司法局人民调解员岗位以来,刘晓光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积极参加坪山区司法局组织的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调解水平、能力。

同时,刘晓光积极配合坪山区司法局、驻点派出所,制定和完善调解室调解规范,探索以驻点调解室为阵地,多部门联动化解各类民事、家庭暴力、工程承包、劳动、劳务、医疗纠纷等领域的多元化机制。进一步拓宽调解室受理调解的纠纷类型,与驻点派出所领导紧密沟通,加强研究,力求在解决其它如民事、经济、劳务、劳动等不涉及肢体冲突的纠纷方面优化调解程序,确保调解质量。

本领过硬,探索化解矛盾纠纷“六步法”

在调解实践中,刘晓光细心观察、积极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独有的化解矛盾纠纷“六步法”。

一是“快速处理法”。针对许多纠纷起因简单、发生突然、情节后果轻微的,可以快速分清责任的,适宜快速调解处理。

二是“警民联调训戒法”。对一般性、无后果的邻里纠纷、不通情达理的胡搅蛮缠当事人以说服教育、劝解为主,仍然调解不了就要借助民警当场警告、 训戒 ,使其明白利害关系、法律责任及相应后果,达到有效达成协议的目的。

三是“热处理法”。虽然,有些纠纷起因情节比较复杂,但是非责任比较明确,而且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就要趁热调解,尽量达成书面协议。

四是“冷却法”。对起因复杂,情节曲折,责任不够明确或一强一弱势,双方对立情绪大的,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先将事态控制住,经过一段时间的“冷处理”后再进行调解。

五是“以案说法”。在调解过程中运用新闻报道过的案例或调解成功的相似案例,以案说法进行剖析,让双方当事人结合案例,对纠纷重新思考,最终达成调解协议,达到化解纠纷的目的。

六是“借力助力法”。对于一些性格偏执,不愿妥协,难以沟通、化解的纠纷,可以借助当事人随行的家人、朋友、同事、领导等力量的帮助,通过这些关系人与当事人沟通往往更容易化解当事人之间的矛盾。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通知双方当事人的亲戚、领导及其他重要关系人来调解室协助调解。

以普法为己任,以调促宣提升居民法律意识

调解过程中,调解者作为裁判者,需要保持中立态度。在开展调解工作的过程中,刘晓光一直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认真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平公正地为当事人化忧解纷。与此同时,刘晓光还以普法为己任,在调解中见缝插针地进行法治宣传教育。针对当事人提出的各种法律问题,他尽心尽力解答,把当事人的一句“谢谢,辛苦了”当作最高荣誉、最大鼓励。

“调解是把法、理、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解决矛盾纠纷的一门艺术,只要我们在实践中多积累经验,多掌握技巧,相信我们的调解工作一定会做的越来越卓有成效。”刘晓光说。在扎根基层派出所开展调解工作的2年时间,刘晓光扎实做到了群众无小事,真正做到了替老百姓说话,让人民满意。

文/图:司新宣、坪山区司法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