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陈村》以花乡历史文化为主题,通过收集陈村各村居的历史名人、典故、传说以及美食、美景、趣事等,多角度挖掘陈村历史的同时,以音像传承文化底蕴与魅力,结合陈村开展的重点工作加强文化宣传,深挖文化底蕴,引起民众关注陈村,让千年花乡文化滋养市民精神,提升文化自豪感。
本栏目由顺德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陈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指导,陈村镇宣文体旅办、陈村镇文化站联合呈献,入选2021年顺德区文化品牌活动竞争性扶持项目。
话说陈村,陈村村村有话讲!《祖宗十九代》不过瘾?传承28代的仙涌朱氏家族带你穿越八百年!
“在下贝小贝,江湖人称一本家谱闯天下,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这是有史以来最任性的穿越系电影《祖宗十九代》里的经典台词,短短90分钟穿越N次。一张票看六场电影的节奏啊,小岳岳饰演的土肥圆作家,从民国到清朝,从明朝到晋朝,甚至穿越到上古时期与女娲探讨生命的本源和意义。
如果真的可以一本家谱闯天下,仙涌朱氏家族分分钟可以拍一部《祖宗28代》穿越回八百年前啦。溯源朱氏始祖是何方神圣?探寻朱氏家族与仙涌的一舟之缘!说到祖宗二字,难免会好奇这个“祖”,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来,一起捋一捋家族成员的称谓!
▲宗族谱系图。(网络图)
书中有云:“生己者为父母,父之父为祖,祖父之父为曾祖,曾祖之父为高祖”……再往前推,还有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仙涌朱氏始祖祠奉朱熹为始太祖,有宋代理学“大咖”坐镇,为仙涌朱氏家族增添了一抹传奇色彩。古人建立家谱、族谱,靠的是一代又一代人逐步记录、添加而成。那么问题来了,这位祖籍江西婺源的朱文公,与岭南花乡的小村庄究竟如何结缘的呢?故事要从朱氏始祖祠供奉的始基祖——朱埾说起。
▲朱熹画像。(网络图)
朱家的历史,充斥着与仙涌的缘分。
▲朱子家训图。(网络图)
朱埾是朱熹的第三个儿子,当时朱熹正受奸人弹劾,官场险恶、政敌甚多,朱熹爱子心切,生怕刚出生的小朱埾会受到牵连,便把他托付给了知根知底的旧相识罗公。此后,朱埾就跟随罗公四处经商,长大后娶了青梅竹马的罗公之女为妻,还有了两个儿子,取名釿和钺,仿佛就是“王子和公主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童话结局啦。
然而,平静的生活被战火无情打破,动荡的局势让很多家庭分崩离析。罗公一家难逃劫难,他们在战乱中失散了。朱埾携妻带子踏上了寻找新家园的旅途,他们划着竹筏沿河流去寻找,一直找到清远的琶江,朱埾与长子釿停船上岸,妻子带着小儿子就在竹筏上等候,经过一番探查,朱埾发现琶江很是不错,高兴地回到河边准备叫妻儿一起上岸,没想到来时乘搭的竹筏不知何时已断裂成两段,妻儿早已不见踪影。妻子罗氏和幼子钺随着半片竹筏漂流到陈村仙涌,并在仙涌生活了下来。
▲朱氏始祖祠曾是紫阳学校(今仙涌小学)的旧址。
朱埾不抛弃、不放弃地坚持寻找妻儿下落,成就了一段“埾公寻妻”的佳话,他先在清远、高要、三水寻无踪迹,又在增城、东莞、南海苦苦找寻,整整找了20年,才终于找到了罗氏与钺,一家人团聚后留在仙涌,朱埾成为当地朱氏始祖。后来,繁衍至五世祖时,朱氏分长房、大园伯长房等房支。
至明早期的六世、七世以后,不断分为更多房支分系,各房支分系又继续分支繁衍,族中力量日渐强大。
▲2017年,为活化朱氏始祖祠,在祠堂内新建了朱氏文化陈列馆,陈红摄
时至今日,聚集仙涌的朱氏族人3000有余,是仙涌的第一大姓。
▲仙涌村的祭祖活动,长辈手把手教孩子敲鼓,冯润敏摄。
▲日常的朱氏始祖祠,村民在门前小憩,郭建光摄
而省内外、甚至海内外的宗亲族人,逢年过节也要回到朱氏始祖祠祭拜祖先,宗亲联谊、格外热闹!
▲每年朱氏族人都会回到仙涌村参加祭祖活动,吴少梅摄
▲在仙涌乡人民会场举办乡宴,朱冠敏摄
▲宗亲族人,逢年过节回乡祭祀,欢聚一堂,罗学章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