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口系个山歌乡
歌声飘过七洲洋
自古山歌松口出
千秋万载歌名扬
松口古镇,地处梅县区东北部,梅江下游,粤闽两省交界处。
松口的客家山歌驰名中外,文物古迹天然风景比比皆是。经千年孕育,具有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享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山歌之乡的美誉,现在小编就带你去一览风采。
元魁塔
巍巍元魁塔,游子心牵挂。元魁塔坐落在松口镇梅江河畔的凉伞岌上,距梅州市区约50公里,距松口圩镇约4公里。该塔是梅县区保存年代最为久远且较为完整的古塔。
塔底正门
有李士淳亲撰的对联:
澜向阁前回,一柱作中流之砥
峰呈天外秀,万年腾奎璧之光
承德楼
不同于其它围龙屋的是承德楼中堂的石柱高6米,显得厅堂甚是气派,而中堂侧门的上面除了精致的雕花,下面是一行行的象形文字。承德楼在当地名望甚高,源于主人家把它提供给松口中学作教室宿舍长达半个世纪。它也是著名华侨梁密庵先生的故居,梁密庵先生曾获得孙中山先生于民国初颁发《旌義狀》。
旌義狀
火船码头
在松口的鼎盛时期,火船码头附近拥有1000多家商铺,每天多达300多条船停泊于此,6000多名旅客在这里登船。码头边的铜像栩栩如生,工人正在码头边卸货,游子拿着行李准备离家发展。
松江大酒店
座落于松口古街,正对火船码头,就是松江大酒店了,它见证了松口繁华与落寞。在历经近百年沧桑之后,经过修葺作为松口华侨文史实物馆,仍在向游客展示梅州百年客侨民俗文化。
中山公园
中山公园为纪念孙中山先生1918年亲临松口同盟会组织的革命业绩,乡贤丘哲、张作新等以松口教育会名义,发动华侨和本地乡贤热心人士,于1933年在牛角塘和晒布岗一带兴建中山公园。是全国最早建立的乡镇级公园之一。
中国移民纪念广场
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是中国大陆唯一的移民纪念广场。鉴于全世界客家人的影响力,也为纪念19、20世纪离开中国前往印度洋群岛的中国人,因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梅州作为客家人移居海外的原乡,选择在松口镇建设最后一个移民纪念碑,中国(梅州)移民纪念广场也是“印度洋之路”项目的收尾工程。
丘哲故居(喆庐)
丘哲
(1885年—1959年)
1906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参加黄岗起义、黄花岗之役和辛亥革命。建国后,历任广东省农林厅厅长、民盟中央常委兼南方总支部副主任委员、农工党中央委员广东省主任委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副市长、广东省副省长。
丘哲故居饱经风霜依然坚固如初。每一个历史转折的关键时刻,丘哲都站在革命的前列,从未退缩。
如今,人物已留青史,但故居饱经风雨后仍屹立不倒,它既是时代风雨、人世沧桑的见证,更是传承弘扬丘哲爱国精神的载体。置身喆庐,门前的水塘,映照着熠熠生辉的故居;故居的砖瓦,散发着革命志士的无我情怀。
张榕轩纪念馆
张榕轩
(1851年—1911年)
广东嘉应州松口堡(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人。晚清著名爱国侨商,他是一位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产生过一定影响的著名爱国者,中国第一条民营铁路——潮汕铁路的创建人,也是印尼棉兰的开埠侨领,被尊为“棉兰王” ,资产总额累计达数千万荷盾,成为该埠华侨中之巨擘。张榕轩、张耀轩兄弟致富后,积极回报祖国,回报社会,成为著名的慈善家。
馆内用大量珍贵历史照片和实物,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张榕轩传奇奋斗的一生。重现了他只手空拳“下南洋”的创富故事、殚精竭虑维护华侨权益的赤子情怀、“实业救国”的家国胸襟和崇文重教厚德报本的人生追求。
该馆的建成和开放将为著名的千年古镇、华侨之乡松口增添了一处重要的历史人文和旅游景观,是反映梅州和梅州华侨在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贡献的重要展馆。
松口古街
松口老街分段次第冠名为中山路、繁荣西路、繁荣东路、和平西路、和平东路,全长约1公里,400多间店铺形成曲折起伏的古镇轮廓线,这些店铺既有古朴的木板铺面,又有南洋风格的灰塑骑楼,纵深宽敞的平面布局与中西立面的有机统一,使古街显得很有气势。
松口丰富的历史人文景点让我们目不暇接,特色美食更是让人食指大动,跟我一起来看看。
企炉饼
子龙 摄
企炉饼是松口特产,主料采用面粉、橙糖、砂糖、白芝麻、黑芝麻等,因为以前松口当地村民做企炉饼使用的是火炉,先在火炉下面生起柴火,然后在炉上放一层铁丝网,用炭火烤饼,边烤边翻,做饼的时候,要一直站在炉边,防止饼烤不熟或者烧焦。而“企”字在客家方言中表示站立,因此得名。
鱼散粉
鱼散粉,选用鲮鱼为主材料,搭配松软且有韧性的米粉,加上特制的酒糟,恰到好处地突出了松口特色风味。
炸肉丸
炸肉丸的主要成分是猪肉,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放一些配料,老少闲宜,一口咬下去咸香酥脆,满嘴留香。
羊醋汤
来源:南方+
羊醋汤是松口家家户户的家常菜,将羊肉、羊肚切成小块后,将酒糟、姜丝、酸醋、盐味等,食材加入开水中煮熟后即可食用。
这里每一块砖瓦 ,每一处台阶,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往日的故事,每一处都承载了几代人的回忆,儿时的童谣仿佛又在耳边响起:
一壶酒月光斜
企炉饼同柚子来绑茶
啊姆啊爸养涯养到大
盼望涯兜经常转屋夸
编辑:阿饱
审核:Eada
转载请注明来源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