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线上线下齐参与,积极打造“书香校园”

教育莞家
+ 订阅

语言是民族的声音,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9月12日,“旗峰雅韵,礼赞百年”东莞市第24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重点镇街(东城)语言艺术展示会上演,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下称“莞师附小”)也通过朗诵的形式参演了该活动。

一直以来,学校非常重视语言文字工作的推广,创建了多元语言文字活动,如开设经典诵读校本教材教程,经典诵读从“每天—每周—每学期—每年”贯通落实。其中,“朗读者”和师生“三笔字”训练等已形成学校特色。

诵读经典

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华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打造“书香校园”,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声充盈校园,学校积极制定并启动“自主晨读”活动方案。每天早晨学生到校即开始诵读经典诗文,入室即静,入座即学。除此之外,在每节语文课前两分钟,老师都会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古诗词经典诵读训练,让学生们在集体诵读中,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

学校还将诵读活动与校园文化节结合。在学校每年策划的读书文化节上,“经典诵读”展示活动成为其中的重头戏,学生们积极参与,在诵读展示中领略中华经典古诗词的凝练优美,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线上线下齐参与

学校语言文化工作显成效

“我爱读经典,书香伴我行”,莞师附小的师生们已经对这句话熟记于心,这是学校“附小朗读者”栏目的口号。2018年,为了给学生提供展示诗词朗诵爱好或专长的舞台,学校创立了该栏目。

最初,该栏目只是线下平台,通过国旗下讲话、红领巾广播站、我心飞扬才艺秀等方式让学生们感受语言文化之美。2019年,在读书文化节的契机下,学校组织全校参与,从各班选出优秀的古诗词朗诵音频,配上“朗读者”照片、读诗有感等图文信息,通过学校网站和公众号推送,由此该栏目成功从线下转换成线上。两年多来,小小“朗读者”已经在线上围绕主题进行了八十多期了,点击量逐期递增。

image.png

学校还因地制宜的推出了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全力打造推广普通话的宣传阵地,在营造良好氛围同时,积淀学生传统文化素养。例如学校在“少年宫”活动小组中设立校级和年级经典诗词诵读社团,师生们在一起诵读经典,沐浴书香。

学校推广语言文字工作,汉字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是学校校园宣传标语;在课堂上,学校要求教师每节课保证学生有书写的时间;在“少年宫”活动小组中设立校级的硬笔和软笔组,各年级设立硬笔书写提升组,学生在参与中提升了书写的质量和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他们也不甘落后。为了提升教师的书写水平,学校为他们提供小黑板,每天将书写好的作品在校园设立的展示区摆放展示。

近年来,学校师生在全国、省、市、街道组织的各类语言文字类比赛中获奖200多项。如:“中华诗词大会”荣获东城街道团体赛中一等奖;经典诵读比赛屡次获市、区小学生组一等奖,成果丰硕。

【撰文】李玲 于羽佳

【通讯员】东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编辑 李玲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