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溯源:引源头活水 强创新引擎

南方日报

一条条开放的实验台上,摆放着各种实验材料、仪器设备。实验台一侧,是各个课题组组长的办公室……在位于光明区高科创新中心的深圳湾实验室过渡场地,研究人员正埋头扎在科研的浩瀚世界。

离此不过10多分钟车程的光明科学城启动区,将会建起占地面积357亩、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的深圳湾实验室永久场地。它将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圳理工大学(筹)、合成生物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脑解析与脑模拟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深圳市工程生物产业创新中心、光明脑科学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卫光生命科学园等聚集在一起,共同构造一条互为支撑、融合发展的创新生态链。

在“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中,基础研究是起点与支撑。随着光明科学城的布局建设,光明区逐步把创新战略的重心从应用创新转移到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创新上来,迈入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新阶段。

甘于坐“冷板凳”

破解“卡脖子”难题

“脑科学与认知已列入我国基础研究八个科学前沿问题之一。脑科学已发展成为多学科交叉汇聚的前沿科学领域,必将引领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下称“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王立平说。他带领的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已有诸多科研成果产出。

7月2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筹,下称“中科院深理工”)/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毕国强教授、刘北明教授、徐放副研究员率领中科院深理工/深圳先进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生物技术》。

有了这样精细的三维“地图”,便可以真正地认识、模拟大脑工作机制,从而进一步设计未来的类脑智能系统,实现各模型动物大脑高精度、高通量解析,或加速更精准地医疗诊断和药物研发。

毕国强团队历时5年的研究充分证明,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

不久的将来,深圳先进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将整体入驻光明科学城,依托脑解析与脑模拟大科学装置,科研人员们将不断创造创新原动力。

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公共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汪云兴认为,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与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础研究的开展既要结合自身发展优势和诉求,又要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大局;要坚持近期“解决问题”与长期“战略部署”相结合,分阶段推进各类基础研究。

光明科学城作出的选择是,既做基础研究,但更偏重于应用基础研究,以需求为导向、以破解“卡脖子”问题为目标,在产业转化和“沿途下蛋”方面有所作为,推动深圳乃至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

现在,光明科学城规划建设的信息、生命、材料3大科学与技术领域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正稳步推进。除了有与生物医药产业方向相关联的有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以及精准医学影像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还有与电子信息产业方向相关联的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和与新材料产业方向相关联的材料基因组、特殊环境材料科学与应用研究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其中,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个设施的土建工程全面封顶,预计2022年下半年可以联调运转。

科创载体云集

做深圳硅谷的“心脏”

坐落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硅谷,是美国高新技术的发源地之一。密集的知识和技术离不开大学。斯坦福大学浓厚的学术研究风气和强大的技术开发能力,对美国硅谷产生了深远影响,被喻为“硅谷心脏”。

如果要在中国找出类似美国硅谷的城市,不得不提及作为中国创新发展一面旗帜的深圳。近年来,深圳加速布局高等教育,以增强源头创新动力,为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提供重要支撑。落户在光明科学城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中科院深理工就承担了这一使命。

2020年8月24日,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正式启用。近日,又传来好消息,校区各建筑单体主体结构均已封顶。除了少量带有复杂实验室的单体,其他90%以上的单体会在今年底都交付给学校使用。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以医科和新型工科为主要学科,将建设“文理医工”完整的学科体系,未来办学规模可达2万余人。

与中山大学深圳校区一路之隔的中科院深理工,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预计到2025年,形成涵盖理、工、医、管等门类的学科体系。学校还将建设有利于“从0到1”发明发现的科研环境,与产业无缝接轨的创新创业环境,培养有产业意识的科学家、有科研意识的企业家。

可以期待,两所高校与它们牵头建设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用“大学+大设施”同频共振模式推动原始创新,为深圳乃至大湾区的研究开发、产业化提供高水平的人才支撑,有效打通学科群到产业群、专业链到产业链的通道,为创新高地建设培育源源不断的“生力军”,进而带动应用研究,使成果转化更加顺畅,科技产出更加丰富,成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重要载体,进一步吸引企业集聚,促进产业发展能级跃升。

除了落户两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光明科学城还集聚了一批高端科研机构平台。去年6月18日,深圳湾实验室首批科研人员、科研专用仪器设备正式入驻,目前已基本完成一期过渡场地的搬迁工作。深圳神经科学研究院和广东省石墨烯创新中心两个研究型平台也已投入运营。此外,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已选址科润大厦,正加紧实验室组建工作。新引进国家实验室科研设施鹏城云脑Ⅲ。

以科学家为核心

科研攻关“揭榜挂帅”

在略显拥挤的过渡场地实验室内,深圳湾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钟国才率领课题组成员,与时间赛跑,一年多时间里,在新冠病毒跨物种传播风险研究和广谱抗冠状病毒新药开发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人才是催生创新的关键。现在,深圳湾实验室已经设置了15个研究所/中心,课题组80余个,近40名来自全球顶尖学府及科研机构的年轻科学家全职加入,实验室工作人员达800余人,其中83%是科研人员。

深圳湾实验室采取自由探索、联合攻关和合作共赢相结合的整体策略,立足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瞄准生命健康领域国际前沿课题,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实验室已启动自由探索项目70余项,内部立项重大项目4项,设立开放基金31项,获得国家、省级重点项目4项。

深圳湾实验室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表示,深圳湾实验室没有历史包袱,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更要敢为人先,“我们的管理体制最根本的立足点,就是‘以科学家为核心’。”

个体的突围也得益于大环境的完善。近年来,深圳制定了《深圳市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深圳市高等院校稳定支持计划管理办法》等若干政策文件。深圳还通过特区立法明确政府投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资金不低于市级科技研发资金的30%。目标导向与自由探索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格局正在形成,让科学家们能真正静心搞科研。

在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的道路上,光明区正在勇当排头兵。光明区大力支持深圳湾实验室等单位实施“双聘制”等灵活制度,引进高端科研人才与产业化人才;以人工智能实验室与深圳湾实验室入驻区属创新型产业用房科润大厦为试点,探索区属国企统一简装,科研机构集中入驻的快速入驻模式;承担的39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任务,涉及芯片、人工智能等多项“卡脖子”技术。

【记者】柳艳

【来源】南方日报

编辑 王玮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