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无奈连喝半箱奶,学校有权禁止外带食物吗?| 给个说法

南方法治
+ 订阅

因学校不准自带食物,两名中学生蹲在校门口,一连喝掉半箱牛奶,近日,这一视频在网上热传,让不少网友对学校管理规定产生怀疑。

学校解释,禁止外带食物是出于食品安全考虑,但有网友认为,此举存在为校内超市牟利之嫌。目前,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已约谈该校校长,并责令学校对相关规定进行整改。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学校是否有权禁止学生外带食物?

无  通讯员/受访者 受访单位 供图

校长被教育主管部门约谈

据媒体报道,该事件发生于四川达州外国语学校。视频显示,两名身穿校服的学生蹲在学校门口,一箱拆开的牛奶放在地上,他们拆掉吸管,将牛奶一盒盒喝掉。

对此,达州外国语学校相关负责人称,学校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意见》,规定学生不得自带食品进入校园。在《新生入学须知》上,也有“拒绝校外食品”的规定。校外食物可在门卫室登记,由家长取回。由于两名学生是初一新生,对学校规章制度不熟悉,带了一箱牛奶来,经人提醒才知道不能进校,因觉得可惜就现场开喝。

该负责人称,保安得知后已出去制止,目前,两名学生剩下的半箱牛奶存放在门卫室。

事件引发关注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约谈了该校校长,并责令学校对相关规定进行整改。

当地教育主管部门一名干部称,学校拒绝校外食品进校园,主要是为了配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但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更加人性化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学校已就学生自带食品进校园的规定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同时,将通过学生干部、班主任向学生做好解释工作,避免再出现类似情况。

你怎么看待学校这条规定?(可多选) 合理,要保障食品安全 不合理,管理过于呆板 其他 提交

规定合法不意味合理

牛奶是否有必要分“校内”“校外”?学校有权禁止学生外带食物吗?关于事件的讨论并未止息。

在生活中,“禁止外带食物”的规定并不鲜见,尤其是在一些餐饮、KTV场所。为此,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作出规定,认定这类行为违法: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然而,学校不同于经营场所,这条规定对学校并不适用。2019年,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等4部门发布的《关于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还明确指出,学校要落实食品安全校长(园长)负责制。

目前,我国暂未有相关法律规章禁止学生带食物进校园,学校作为校园管理者,确实有权制定相应的内部管理制度。

只是,合法不意味着合理。这一事件引发批评,也说明公众对四川达州外国语学校这一规定的不认同。

即便是出于食品安全考虑,学校也应完善制度,将牛奶与其他零食进行区分,同时,学校有关商店应公开价目表,进一步打消家长疑虑。校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在管理上,应少些不近人情的“一刀切”,多些“科学化人性化”。

无  通讯员/受访者 受访单位 供图

【记者】尚黎阳

【出品】南方法治智库

编辑 吴昂霖
校对 曾慧雯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