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中学:全校全科目参与,推普和校园文化建设结合

教育莞家
+ 订阅

近年来,为推进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增强全体师生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意识,稳步提高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水平,东莞市东城中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创新发展方式,开展特色活动,取得良好成果。

全校全科目参与语言文字推广

东城中学坚持全学校全科目参与语言文字推广活动,将“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精神渗透教学的各层面,营造规范化语言文字氛围。

名著经典故事情节演绎

名著经典故事情节演绎

学校结合上级文件要求,制定《关于推广普通话及使用规范字的规定》《语言文字工作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关于在教学教研中规范语言文字的意见》等制度;学校各职能部门职责明确、分工负责,各部门之间统筹合作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宣传及校内外重大活动等方面的规范用语用字工作;该校设有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语言文字工作小组,组建查纠不规范字小组,聘请规范用字督查员,对学校整体规范用字情况进行检查。

硬笔书法比赛

硬笔书法比赛

教师使用规范语言文字教学,做到全方位全覆盖;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普通话培训和测试,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此外,着力开展教学基本功大赛,通过板书比赛、说课比赛、演讲比赛检查教师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情况,督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在语言文字方面实现对自我严格要求。

东城中学结合学生兴趣,以语文学科为主阵地,每年组织名著经典情节大赛、课本剧表演等,利用多样形式载体宣传推广规范化语言文字。此外,语言文字推广阵地还从语文辐射至其他学科,如历史学科英雄人物演讲比赛,道法学科环保提案等,给学生展示规范化语言文字的舞台。

学校还将语言文字推广工作融入其他活动,如艺术节组织学生绘制宣传画报,对规范使用语言文字进行宣传;将演讲、诗文朗读、书法、节目主持人、口头作文、知识抢答作为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的重要比赛项目,鼓励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文字。通过全校全科密切合作,在校园形成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氛围,使推广普通话和推行规范字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

读书节启动仪式

读书节启动仪式

让语言文化活动成为校园文化一部分

东城中学遵循科学性、多元化、适宜性等原则,开发适合学生的校本课程,促进规范语言文字发展。以校本课程为载体,东城中学将开展语言文化活动形成传统,成为校园文化一部分。

名著经典情节故事是东城中学举办特色活动,主要针对初三级学生。通过推荐经典名著并引导阅读以达到学生陶冶性情,提高审美情趣的目的。选取名著中经典情节,通过讲故事、表演的形式,学生更了解名著、亲近名著。在此基础上,对表演提出规范语言文字的要求,提高学生对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

课本剧表演。

课本剧表演。

课本剧表演是该校一项具有亮点的校本课程。课本剧表演由初一、初二级学生参加,剧目均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经过长时间准备和排练,学生在浓郁氛围中提高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能力。课本剧表演邀请家长进校,在家长与学校零距离接触之中,增强学校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家长直观感受学校的规范语言文字氛围,积极带动家庭及社会推普步伐。同时鼓励和指导学生在家里与家人说普通话,把讲普通话的习惯带到校外。

无

精进规范语言文字研究

东城中学以科研促精进,对规范语言文字高度重视,做出课题《在群文悦读中提升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提高全体语文教师乃至全校老师的科研意识和使用规范语言文字意识。

其中,语文教师抓住时代发展新形势,敏锐地捕捉到群文阅读在提高学生言语表达能力的巨大作用。群文阅读要求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结构化文本,在单位时间中通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这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提出一定要求。东城中学将群文阅读和语言文字推广相结合,强调在学生在群组之中以高度的言语表达能力对共识进行构建,研究在群文阅读这一新的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之中如何提高学生对规范语言的运用。这一课题对东城中学语言文字推广活动提供独特理论基础,对推动该校规范语言文字发展,提高学生语言文字基本功有重要意义。

【撰文】冯文美

【通讯员】东莞市东城中学


编辑 冯文美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