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金融划重点② | 全球农村金融创新报告发布,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广东金融支农联盟
+ 订阅


全球农村金融创新报告发布,中国走在世界前列

9月15日,多国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在北京发布了首份全球农村金融创新报告《数字金融助力全球减贫2021》。报告称,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广泛普及的数字时代,全球金融正在加速下沉,推进金融的平民化、普惠化。中国的普惠金融是过去20年发展中国家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在中国政府持续推进普惠金融的政策红利下,银行系统深度参与其中,成为中国农村金融的主体。当前无论在涉农用户覆盖量、参与的金融机构、技术创新度、贷款规模等方面,中国都走在世界前列。数字金融已被证明是实现农村减贫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详情

央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一定风险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农合机构及村镇银行风险偏高。今年第二季度,人民银行对4400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央行金融机构评级(以下简称“央行评级”),报告披露了评级情况。结果显示,3978家参评机构处于安全边界内,资产占比98.6%,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整体经营稳健,风险总体可控。分机构类型看,大型银行评级结果较好,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一定风险。其中,农合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村镇银行风险最高,高风险机构数量分别为271家和122家,数量占全部高风险机构的93%。>>详情

广东启动最受欢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产品评选活动

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银保监局指导下,广东金融支农联盟启动广东最受欢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产品评选活动,深入探寻广东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产品、有效模式和工作亮点,打造典型样本、挖掘创新案例,总结形成一套可推广可复制的金融支农广东经验,全力提升“十四五”时期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水平和成效。>>详情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向相关单位征集金融支农智库专家

为进一步加强金融支农的理论实践总结和研究,深化对金融支农工作的理论认识和规律把握,强化对金融支农工作的实践指导和服务支持,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牵头并打造金融支农智库,集纳省内熟悉农业管理、金融、保险、信贷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组织开展金融支农理论研究、政策研究、实践总结、发展趋势预测等方面的研究,为三农决策、三农工作和金融支农联盟提供理论指导、智力支持、专业服务,不断提高广东金融支农的针对性、可及性和实效性。

智库专家征集工作主要面向广东金融支农联盟成员单位、银行、保险、投资、高等院校等部门,通过单位推荐和个人自荐择优选取。同时结合广东省农业专家库需求,按个人自愿原则,同时向广东省农业专家库推荐。>>详情

广东省印发深入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行动方案

精准发力乡村振兴,支持金融机构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合作,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建立县域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奖励约束机制。>>详情

广东3年内投入500亿元信贷,升级100万亩池塘,建设30个美丽渔场

广东省农信联社与省农业农村厅签署战略合作协议、11家农商行与12家渔业企业签署服务合作协议,正式发布广东农信“美丽池塘贷”专属产品,广东农信计划三年内投放不少于500亿元信贷资金助力广东渔业高质量发展。>>详情

海南七部门联合发布28条政策干货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撑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中国银保监会海南监管局、中国证监会海南监管局、海南省财政厅、海南省农业农村厅、海南省乡村振兴局和海南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海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以下称《意见》),提出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的融资支持力度,拓宽乡村振兴融资渠道,持续完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引导金融资源转移到“三农”领域,推动海南自贸港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根据《意见》要求,2021年,脱贫地区贷款余额和农业保险保额持续增长。辖内资金适配性较差县域的存贷比较年初有所提升。省农信社系统的支农再贷款余额要达到本单位涉农贷款余额的5%以上。资本市场服务“三农”水平持续提升,推动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2025年,金融服务自贸港“三农”能力进一步提升,扶贫成果巩固拓展,农村金融供给保障有力、农村金融改革持续深化、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扩面提质,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意见》还从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水平、持续完善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和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健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保障机制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详情

广东农高板助力广东农业公园产业升级暨农业企业引资发展

9月10日,广东农业公园产业升级暨引资发展思路研讨会在佛山市三水侨鑫生态园举办。研讨会上,广东股权交易中心相关负责人从多层次资本市场结构及数据着手,深度剖析了农业企业在资本市场的上市情况及发展态势。作为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在支持和服务“三农”方面作用日益显著。有效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成为缓解农业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课题和挑战。广东省农业农村厅与广东股权交易中心共同设立 “广东省农业高质量发展板”,整合各类金融资源,打造“一板两层两库五平台”,通过农业企业挂牌展示、股改、并购重组、发行可转债等服务,丰富农业投融资渠道,促进农业投融资精准对接,规范农业企业发展,助其进入更高层次的资本市场,以金融服务广东乡村振兴,促进我省农业产业高质量提升。>>详情

梅州梅县积极打通乡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为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近年来,梅州市梅县区积极探索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新动力、新路径、新模式,培育“三农”发展新动能,推动金融助力乡村振兴真正落到实处。

梅州客商银行打造农村金融服务示范点、在全市推广乡村金融服务站。除提供小额取款、现金汇款、转账汇款、余额查询等业务外,还可以帮村民们代理缴费等。同时,这里也是一个电商平台,在服务站内,摆放着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同步在电商平台上进行销售。如今,大部分村民只要步行几分钟,在乡村金融服务站就能办理小额取款等个人业务,银行工作人员也可以上门服务,极大方便了村民的金融需求。

梅州柚是梅州市一张亮丽的名片。梅州农商银行则针对种柚产业的前期管理投入大、资金要求高、传统抵押贷款门槛高、无固定资产可抵押、贷款额度低等现状,推出“柚农宝”贷款产品,对优质柚农最高可信用授信10万元,帮助农户解决融资难题。>>详情



【策划】严亮 郑志雄 周晓凤

【统筹】冼伟锋 郑展能

【文字】梁煜

【设计】梁罗娜

【来源】南方农村报

编辑 郑展能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