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我区各中小学校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交流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经验以解决困惑,充分发挥综合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9月14日上午,顺德区2021学年第一学期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工作会议暨顺德-西樵区域联合教研活动在北滘镇君兰中学顺利召开。
佛山市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教研员饶小锋老师,南海区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初中教研组组长郭锦华,北滘镇教育办公室田浩股长,两区域各镇街综合实践活动中心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参与了本次活动,活动由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教研室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周晓晓老师主持。
活动伊始,周晓晓老师介绍了与会嘉宾和组织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活动流程。
接着,南海区西樵镇中心小学刘彩英老师以《我是非遗小传人——走进粤剧》为题,上了一堂精彩的小学学段研讨课。让人眼前一亮的粤剧表演片段迅速吸引了在场观众的眼球,紧接着的猜角色、猜乐器、猜名人等热身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临场表演的唱腔,赢得了听课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在刘老师的带领下,本节课目标明确,学生充分发挥了主体作用,通过多层次活动,更近一步了解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学习了如何制定可行、合理、明确、具体的活动方案。
北滘镇君兰中学朱晓荣老师以《我为社区做贡献——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制订课》为题,带领学生们从安全问题、公共设施、邻里关系三个方面选定主题后,高效展开讨论、修改方案、优化方案、确定方案的多流程课堂环节,学生积极讨论,快速制定优秀方案的表现,给在场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本节课也展示了君兰中学小组合作学习的良好风采。
课后,顺德-西樵区域内听课老师齐聚一堂,对两节研讨课进行了点评。大家对刘彩英老师的选题大胆、课堂内容生动、课件资源丰富、教态得体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而朱晓荣老师的课堂设计环环相扣,教学内容丰富,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是一堂非常有代表性的优质课。
佛山市教育局教研室综合实践、劳动教育教研员饶小峰老师高度评价了两位老师的研讨课,他说:“今天的两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是非常成功的。刘老师的课让人感觉很舒服;朱老师的课细节做得非常到位,小组合作的模式亮点突出,整个活动阶段清晰,确有可借鉴之处。”同时也对课堂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并从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教师对活动设计的宏观把控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老师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能做到“抓大顾小”。
南海区石门实验学校的郭锦华老师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课型结构和教学策略》为题,举办了专家讲座。郭老师以个人亲身经历为例,进一步明确了一堂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该如何呈现,让在场老师获益匪浅。
活动最后,给三位老师颁发了证书。顺德区教研员周晓晓老师对上学期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对本学期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希望广大一线教师在“双减”政策之下,能够继续发挥基层作用,将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有声有色,期待迎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明媚的春天。
本次顺德-西樵区域联合活动为我区各中小学校探寻综合实践活课程的有效落实搭建了一个平台,提供了一些经验,带来了一些思考。本次活动开创了“同型异城异课”的先河,步履不停,学习不止,探索更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模式,我们一直在努力。
撰稿:陈利琴
摄影:陈利琴
编辑:陈利琴
审核:曾 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