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关注的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建设迎来新进展。该校校长万飞在近日召开的全市教育大会上透露,至今年9月上旬,学校教学楼已施工至地上5层,临近封顶,其他区域主体建筑也按进度正在加快建设,项目主体建筑结构计划于今年11月全面封顶,明年6月份交付使用,确保明年9月份正式开办。
今年4月,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随之正式动工。作为东莞首所市直属未来学校,按照规划,该校办学层次为具有初中、高中的完全中学,在校生规模3600人,围绕21世纪5C核心素养,为国家和社会未来发展培养能担大任的时代新人,打造东莞教育高质量发展创新示范校,打造未来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未来教育创新实践基地、未来教育师资孵化中心。
据了解,该校将积极借鉴教育集团成员校——松山湖实验中学创校六年多的成功办学经验,在实施“创造教育”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延伸探索;同时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端智库深化合作,围绕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创新技能等核心要素,从办学机制、课程实施、学习方式、评价方式等方面实施立体化综合变革,重新定义学习空间,打造特色课程资源,推进教学方式变革,以大数据平台为支撑实现大规模因材施教,积极探索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
今年3月,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启动大规模教师招聘。8月下旬,该校首批种子教师已正式组建成团,其中包括天体物理学博士、生物教育学博士、信息生产系统硕士等国内外名校毕业生,有省特级教师、省名师等学科骨干,以及编程达人、电竞达人、书法达人、摄影达人等。
继8月底开展为期8天别开生面的交流团建和岗前培训等活动之后,今年教师节,首批种子教师还参与了一场特别的空间学习之旅。活动邀请了校长孙道明作《走着走着,我们就相遇了》讲座,介绍了松山湖第二小学空间设计在校园变现的实践;邀请深圳特区的室内设计师分享未来学校建筑设计理念;全体团队共同研读《重新设计一所好学校》等书籍,参加读书沙龙,分享学习心得,全面全员参与到学校学习空间的设计过程。据介绍,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首批种子教师将接受“未来教育”主题的系统化、密集式的师训课程。
【记者】林群贤
【通讯员】陈树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